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香山_想象_西山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

分享了「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教师版).docx」,点击链接即可保存。

链接:

2023.04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大好春光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春游踏青——一桩有历史感的文化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听一听,恰逢春色话春游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春游的历史文化,学校举办了专题讲座。不少同学对古人如何踏青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阅读下面的听讲记录,完成1-3题。

先秦·浪漫诗意

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春游,那个时期的郊游以浪漫闻名。《诗经》中的爱情诗篇里常常可见有关春游的内容。孔子推崇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颇具浪漫色形。你听,泗水河边,夫子拨弦,弟子和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琴声歌声融进暖暖的春日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魏晋·【甲】

魏晋时期的文人常借踏青之机交游,这是他们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流连于山水之间,他们一起品茶,饮酒,赋诗。东晋书法大家王義之可称得上“旅游大咖”。他和友人共聚会稽山,在水边交游,还玩起了漂流杯的游戏——曲水流觞。此次聚会收获了37首诗篇。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还提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因此,永和九年暮春时节的这场文人雅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春游。

唐朝·【乙】

到了唐代,春游已成了一项全民活动,主要在上巳、寒食、清明时节展开。这些节日可是唐代官吏的公休假日!每到这时,唐玄宗还会给百官发“旅游基金”呢!说起资深的“旅游博主”,_______(人名)绝对算一个。他徜徉于“绿杨阴里白沙堤”上,乐而忘fǎn。那生机勃勃的早春西湖,在他的笔下灵动而缤纷。那时,不仅官家喜爱乘兴出游,百姓也喜爱郊游宴饮。“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的诗句,让人仿佛看到这样的景象:盛开着雪白花朵的山间,郊游的人们正举杯畅饮;城外远郊的阡陌上,踏青赏春的人们络绎不jué,好不热闹!

宋朝·健身休闲

宋朝的春游,内容更加多元化。除了赏花、品茶、写诗,人们还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蹴鞠,射柳,荡秋千,放风筝……宋朝人,无论文人武士还是大家闺秀,几乎都会玩蹴鞠。人们趁着春融日暧,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宋人的春游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有没有给你的春游带来一些启发呢?

1.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展开全文

A. “和歌”在此处的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所以“和”字应读作“hé”。

B. “河畔”中的“畔”是形声字,因其声旁是“半”,所以应读作“bàn”。

C. “乐而忘fǎn”在此处的意思是“快乐得忘记返回”,因此应写成“乐而忘返”。

D. “络绎不jué”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应写为“络绎不决”。

2. 上面记录中提到的唐代“旅游博主”是谁呢?请你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写出他的名字。(1分)

答:_____________

3. 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交游赋诗 ②挥毫泼墨 ③假日公休 ④全民狂欢

A.【甲】②【乙】③ B.【甲】①【乙】④

C.【甲】①【乙】③ D.【甲】②【乙】④

活动二:品一品,曲水流觞知雅韵

“曲水流觞”是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农历三月,大家列坐于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赋诗一首。

4.读了上面这段文字,同学们也列坐在小河旁,效仿古人“曲水流觞”的做法,以水代酒,以“春天”为主题开展对诗活动。你觉得哪位同学对得不正确呢?(2分)

5. 小溪同学想拟一副对联,记录同学们对诗的情景,有几处还待推敲。请你帮助他做出选择。(2分)

曲水流杯,诗___①___清溪漾___②___泛觞,泉自远山___③___

A.①书 ②激湍 ③入 B.①随 ②吟咏 ③来

C.①随 ②激湍 ③来 D.①书 ②吟咏 ③入

6.“曲水流觞”活动结束后,冇同学想选一幅书法作品作为纪念,但对选用哪幅作品犹豫不定。请你结合【甲】【乙】两幅作品的书体特点和活动的相关内容给他一些建议。(2分)

答:我建议选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活动三:学一学,忙趁东风扎纸莺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从古至今,放风筝都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项活动。这次活动,还专门请了老师教同学们做风筝。阅读下面关于风筝制作的文字,完成7、8题。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风筝,其制作工艺有三大环节【甲】即扎、糊、绘。扎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糊风筝多用坚韧受风的绵纸,也有用绫、绢的。“绘”赋予风筝丰富的内涵,而“扎”和“糊”是古人探索机械原理和技术应用。神话故事、花鸟瑞兽是传统风筝最常见的绘画题材。两千年来,高超的风筝工艺逐渐与悠久的传统文化融合,风筝就不再是单纯的纸鸢了。小小的风筝,承载的不仅仅是飞翔的梦想,还有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盼【乙】对亲朋好友平安康泰、前程似锦的真诚祝福。

7.小筝同学在整理以上文字时,对【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 逗号 逗号 B.逗号 分号 C.冒号 分号 D.冒号 逗号

8.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默写。(共4分)

9.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1分)

10. 兔从狗窦入, 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1分)

11.《过零丁洋》中,诗人将地名与心情双关,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自己兵败被俘后的经历,流露出国家覆灭、光复难成的苦痛。(2分)

(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2、13题。(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 这首词上片描写出猎场面,写得狂放豪迈;下片宙实而虚,“_____①_____”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_____②_____的渴望。(2分)

13. “鬓微霜”以一“微”字,写出词人对年老的不在意,更表明自己壮心犹在。下面这首《定风波》中“微冷”的“微”字有何妙处?请你简要分析。(2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①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沙湖:在黄州(苏轼被贬谪之地)东南。

答: 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16题。(共7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一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既加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弗敢加也

B. 不为苟得 为宫室之美 以顺为正

C. 行道之人 女子之嫁也 往送之门

D. 是亦不可以已乎 惧其不已也 死而后已

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此之谓失其本心。

理解:孟子列举了一些人不合礼义的行为,痛惜其丧失了人人皆有的羞恶之心,以此劝诫人们勿失“本心”。

【乙】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理解:儒家倡导礼法秩序,孟子以妾妇类比臣子,认为人臣应当顺应君主,以推行王道,使天下长治久安。

16. 革命烈士恽代英的诗作体现了甲、乙两文所倡导的哪些精神? 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3分)

狱中诗

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①,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②忧患③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④。

注:①旧游:过去的老朋友,这里指革命同志。②摈:抛弃,排除。③忧患:这里指个人的生死得失。④楚囚:春秋时,楚人钟仪做了晋国俘虏,仍戴着南方样式的帽子,以示对故国的忠诚。

答: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5分)

17. “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道义”“正义”“忠义”“恩义”“侠义”都属于“义”的范畴。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说说其身上体现了哪种“义”,并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种“义”是如何体现的。(100字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共7分)

【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人民世代与海打交道,创造出灿烂的海洋文明。中国海洋文化萌芽甚早。距今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洞穴中发现的海蚬壳装饰,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船桨,殷墟出土的海洋龟甲、贝壳,殷商甲骨文中出现的晦(海)、涛等与海有关的文字,都显露出海洋文化的曙光。

造船技术是促进海洋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十分先进,创造了辉煌历史。从“伏義氏刳木为舟”等传说来看,船只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问世。秦代我国就能造出载重6万公斤的大海船。唐代舟船已釆用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升。宋朝已经开始使用船坞,并掌握了模型造船技术,这要比欧洲早四五百年。唐宋时期还使用了水密隔舱技术。元朝时,这一技术由马可•波罗带到欧洲,至今仍在世界造船与航运业中广泛使用。明朝时,大型船舶配备了多桅多帆,在无风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相当的速度。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我国的造船技术开始落后于先进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艰苦奋斗,我国造船业又有了长足发展。2022年,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长益”轮交付使用。

【材料二】

最早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字见于《汉书·地理志》。汉武帝就曾派遗官员沿越南海岸航行,为当地带去了黄金、丝织品等物。南北朝时期,海上贸易已经到达日本列岛。

最早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字见于,豊上馮已经到达日本列岛。隋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东北非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远洋航线。唐朝时,除了与中国进行海上贸易,沿线许多国家还向中国学习典章制度、科技文化等。这些航路将和平友好的理念与中国商品、中国文化一起带往世界各地

宋朝时,我国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则穿越马六甲海峡,做种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进出口货物多达410种,贸易类型不仅又官方贸易,还有民间商贸。明朝时期,郑和率领船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七下西洋,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平等买卖。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这个战略构想是在新形势下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图

(图片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材料三】

在对海洋的认识、开发过程中,人们赋予了“海”丰富的文化内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托着对亲友的思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冲破艰难险阻、到达理想彼岸的豪情。“海”因其广阔无垠,还成了“博大”“永恒”的代名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包容的体现,“海枯石烂”表达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古人也常借大海来表达哲思,“沧海桑田”是对世事巨变的形象表达,《庄子•秋水》则借海神之口阐释了“小”与“大”的辩证关······

1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时至今日,我国唐宋时期的一些造船技术仍在被世界造船与航运业广泛地使用。

B. 从原始社会到现在,我国的造船技术始终十分先进,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

C.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海外贸易的通道,也是与亚非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的桥梁。

D. 在诗词、成语和典籍中,人们常常借“海”来寄托情感,休现精神,表达哲思。

19.根据材料二的文字信息,将材料中的地图名称补充完整。(2分)

答:___________

20.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海洋文化的特征有:_____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

(每空限8字以内)(3分)

(二)阅读《北京的山》,完成21-23题。(共11分)

北京的山

①山,乃群峰并起之形。山是个象形字,前看,后看,横看,竖看,怎么看都是山。北京三面环山,群山连绵,如屏如壁。北京的山不蛮霸,不紊乱,走势清晰,归脉明确。一脉曰太行山,一脉曰燕山。【甲】两脉相交拥抱处构成一个山弯,北京城就是含在弯里的珠子。

②西山,乃太行之首,是北京西部群山的总称。山生万物,也生云雨。北京有200多条河流,其中有100多条源于西山。河在山中,纵橫交错,闪巧转身,坚定向前。八方之水,汇聚峡谷底部,两边各起峰峦。干从中出,枝从旁来,过峡穿帐。水善而不争,却能容天纳地。但无论怎样,水是有根的,水之根,非他——山也。

③北京之名山当推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从空中俯瞰,此三山恰在一线上。

④香山,如龙之来也,渐次隆起,合气连形。数个支脉聚合,陡然升高,聚成一峰;继而,分支劈岭,峰峦叠翠。香山主峰“鬼见愁”南北两面均有侧岭向东延伸,如同两臂环抱着主峰。主峰峰顶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望如同香炉里升腾的袅袅烟雾,故名香山。

⑤香山的“香”,原本有花香之意。“香山,杏花香,香山也。”古时,香山的山杏漫山遍野,每年四月杏花盛开时节,清香四溢。明代诗云:“寺入香山古道斜,琳宫一半绿云遮。回廊小院流春水,万壑千崖种杏花。”就今天来看,香山上树种似乎仍以山杏居多。可是,因着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红叶的盛名却压过了杏花。香山因红叶闻名遐迩,历代文人赞美红叶的诗词歌赋又为香山注入了文化内涵。

⑥香山主峰“鬼见愁”海拔不过575米。这对于见惯了高山峻岭的人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香山的高度不是问题。比山高的是山上的木,比木高的是山上的人。香山东麓向阳的山坡上,有一排古朴的红窗白墙的清代风格建筑及一处幽静的院落——双清别墅。一九四九年三月,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来到这里。

⑦在双清别墅里,毛泽东运筹帷幄,签署了一道道电令,指挥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向全国进军;彻夜执笔,写出了《别了,司徒雷登》《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名篇;还与诸多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建国方略中,当然也包括造林绿化问题。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就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

⑧虽然毛泽东住双清别墅仅有五个月,但那些载入史册的日日夜夜,使得香山成为见证历史的名山。

⑨翻过一山,又是一山——玉泉山。

⑩玉泉山因玉泉而名,“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名玉泉”。此水是地质断裂带深层涌出的矿泉水,水量丰沛,四季喷涌,岁岁不歇。

⑪水好,灌溉滋养的作物一定是美物。享有盛名的“京西稻'’就是用玉泉水浇灌的。据说,此稻是乾隆下江南时带回的“紫金箍”稻种,在玉泉山脚下的北坞、六郎庄及海淀区上庄镇的翠湖湿地一带试种,面积一万亩,所产稻米专供皇宫御用,故“京西稻”又被称为“贡米”。“京西稻”粒粒饱满,蒸出的米饭,米粒丰腴,白中泛青,晶莹剔透,黏而不糯,香气独特。有道是,一家煮饭半街香呀!

⑫三山,已翻过两山,最后一山——万寿山,其倒影已映在水中了。

⑬万寿山,就是颐和园里的那座山。山体魁大,凹似瓮形,早年间被称为瓮山。瓮山前的湖泊——瓮山泊,被郭守敬进一步开凿,成了昆明湖,之前又称“西湖”。明人游记述之:“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柳堤一带,不如里数,袅袅濯濯。”瓮山泊东岸有长堤十里,是清淤疏浚挖出的河泥修筑而成,因在京城西面,被称为西堤。

⑭水,使得北京城充溢着灵气,荡漾着活力。水,温润而泽;山,坚刚不屈。山与水是自然的共同体。山水之道是—种涵养,一种平衡,一种生态吧。

⑮北京园林绿化局的朋友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山森林覆盖率低得可怜,可怜得不好意思说出口。

⑯经过近七十年的保护与修复,如今,西山森林覆盖率高到什么程度呢?他不无得意地舒了一口气,说:“高到无处造林了。【乙】打个比方吧,一群猴子从香山到玉泉山再到万寿山,无须地面行走,只需荡着森林里的枝条就可悠悠哉哉过去了。哈!”

⑰北京西山造林始于一九五二年。一九六二年,北京西山试验林场成立,有八百余名知青成为林场工人。从此,西山绿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义务植树转为专业队造林。

⑱一代接着一代干,造林不止,绿化不休。

⑲几代人硬是用青春和汗水,改变了西山。

⑳年轮是时间的影响,也是岁月的印痕。当年种下去的筷子一般大的小苗,如今都已长成了大树。是的,在人的努力下,在时间和空间的并置中,西山及其森林重现了生机。

㉑春去春又来。三天前,我看到一则消息,心里生出一股暖意。北京今后几年的森林改造,将重点考虑树种结构问题。比如构树呀,荆条呀,槐树呀,核桃呀,柿子树呀,等等。这些开花时间长、蜜源充足、果子结得多、挂树日子久的树种,可以多种一些,为鸟类、蜜蜂、松鼠和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

㉒什么是文明?山不会回答我,但是,山一定知道——山里的喜鹊一定知道,山里的蜜蜂一定知道,山里的松鼠一定知道。

㉓北京的山是历史的发生地和见证者。山,是观察历史的坐标。它以万变而不变之法观察世事的变化万端。人世的兴亡盛衰,成败荣辱,或平常,或曲折,或悲壮,或豪迈,:最终那将化作尘埃。然而,山还在那里。山,从不言说,只以四时行焉,只以草木荣枯暗喻自然法则的不可抗拒。

㉔当然,我们还不能说与山的距离有多远,我们离文明的差距就有多大。然而,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对待山的态度和理解,也是度量现代文明的一把尺子。

㉕我有多久未置身山中了?之于我,山是不是渐渐生疏了?此时此刻,我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走,去看看山。

(取材于李青松的同名散文)

21.本文题为“北京的山”,却不只写山。写香山,又写了地处香山的双清别墅;写玉泉山,由其得名引岀玉泉,既而写了____①____;写万寿山,还写到山前的瓮山泊;最后则记述了复____②____。作者这样选材、组材是为了表现山与____③____与____④____与____⑤____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5分)

22.请从文中【甲】【乙】两处任选一处,根据语境进行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3. 文章第㉔段写道:“我们对待山的态度和理解,也是度量现代文明的一把尺子。”阅读全文,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所推崇的哪些“态度和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6题。(共7分)

①艺术作品是通过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的。那这种楼阁是如何建筑起来的呢?我们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从文字上分析,他必定使用了想象。

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知道它像什么样,这种心镜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意象在脑中留有痕迹,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像什么样。

③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它们对艺术创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再现的想象是:原来从知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仍然如此。比如我昨天看见一只鸦,今天回想它的形状,丝毫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变它,就是只用再现的想象。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徘徊”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

④但是,____________。创造的想象并非从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长信怨》的精彩全在后两句,这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每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从来却没有人想到诗的主人公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但这话一经王昌龄说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

⑤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

⑥“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画家在一片荒林中描出一幅风景画来,都是在混乱的情境中把用得着的成分单提出来,把用不着的成分丢开,来造成一个完美的形象。诗有时也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例如“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吹草低见牛羊”……诸多名句都是从混乱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

⑦不过,创造的想象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因而大半要借“联想作用”。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联想又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班婕妤在《怨歌行》中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作品,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怀古”“忆旧”的作品大半起于接近联想,例如看到赤壁就想起曹操和苏东坡。

⑧《长信怨》里的“玉颜”一词中,“玉”和“颜”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只因为在色泽肤理上相类似,就嵌合在一起了。语言文字的引申义大半都是这样起来的。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中三个动词都是起于类似联想的引申义。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一切移情作用都起自类似联想,都是“拟人”的实例,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鸟”、《长信怨》中的“寒鸦”等。人变成物通常叫做“托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实例。最普通的托物是“寓言”,寓言大半拿动植物的故事来隐射人类的是非善恶。

⑨总之,艺术创造想要意造出更为缥缈的空中楼阁,是需要借助想象的,如此才能更好地慰情遣兴。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24.下列各项中,能够表明文章核心观点的两个关键词语是_____和_____。(2分)

A.意造空中楼阁 B.艺术创造 C.借助再现想象

借助创造想象E.借助想象

25. 根据作者论述的思路,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6. 想象在艺术欣赏中同样重要。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分析下文中钟子期主要是运用哪种想象来欣赏伯牙琴音之趣的。(3分)

伯牙善鼓①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鼓:弹奏。②卒:同“猝”,突然。③操:乐曲。

答: 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走出去

题目二:回到_____________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目二”的同学要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制文体,诗歌除外。

(3)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可写实,可想象。

(4)字数在600-800之间。

(5)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1.C (2分)

2.白居易 (1分)

3.B (2分)

4.D (2分)

5.C (2分)

6.答案示例一:选甲,甲是行书,潇洒飘逸,能体现沿溪而坐泛杯作诗的潇洒快意。

答案示例二:选乙,乙是隶书,古朴典雅,能体现曲水流觞习俗历史悠久的特点。

(2分。书体特点1分,结合情境1分。)

7.A (2分)

8. 答案示例一:“扎”和“糊”是古人对机械原理和技术应用的探索,而“绘”赋予风筝丰富的内涵。

答案示例二:“扎”和“糊”是古人探索机械原理和技术应用的体现,而“绘”赋予风筝丰富的内涵。

(共2分,整体语序调整1分,成份残缺修改1分。可直接写正确的句子,也可以用语言描述修改建议)

二、古诗文阅读

(一)

9. 秋风萧瑟 (1分)

10. 雉从梁上飞 (1分)

11.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分,每句1分)

(二)

12. 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②得到朝廷重用/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为国尽忠……

(共2分,每空1分)

13.答案示例:写出了词人对春寒料峭的不在乎,更表明词人笑对人生风雨(或“贬谪”“人生波折”“人生困境”等)的豁达态度。

(共2分。自然春寒1分,人生态度1分)

(三)

14. D(2分)

15. 甲(2分)

16.答案示例:为了革命理想、家国大义,革命同志多有牺牲,诗人自己也将生死得失置之度外,体现了甲文中“舍生取义”的精神;他被敌人囚禁,身在狱中却不改革命信念和爱国情操,体现了乙文中“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共3分。“舍生取义”“威武不能屈”各1分,结合诗歌内容1分。)

三、名著阅读

17.答案示例一: 《水浒传》中的鲁达身上体现了“侠义”。(1分)鲁达在酒楼喝酒时无意得知金氏父女的遭遇后,出手相助,帮助金氏父女逃走,拳打恃强凌弱的镇关西(3分),从中看出他为人仗义,惩恶扬善的侠义精神(1分)。

答案示例二: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正义”。(1分)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3分),从中看出他同情弱小民族,反抗殖民者的正义精神。(1分)。

(共5分。选择人物1分,结合具体内容3分,分析“义”的精神1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

(一)

18. B (2分)

19. 答案示例:宋朝海外贸易路线/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共2分。“宋朝”1分,“海上丝绸之路”或“海外贸易路线”1分)

20. 答案示例:①历史悠久②倡导和平友好③文化内涵丰富。(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

21.答案示例:①京西稻(贡米) ②西山绿化的过程 ③历史 ④水 ⑤人

(共5分。每空1分,后三空顺序不分先后)

22.答案示例一:甲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山以人的情态,并将北京城比作“珠子”;说明了两条山脉与北京城的位置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城与山的亲密关系,也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山的喜爱。

(共3分。手法1分,特点1分,关系或情感1分)

答案示例二:【乙】句是语言描写,这个比方形象地反映了西山森林覆盖率高,西山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生动地写出了友人说此话时的得意与自豪;表达了作者对一代代造林人辛勤付出的赞美之情。

(共3分。造林成果1分,友人心理1分,作者情感1分)

23.答案示例:北京的山是历史的发生地和见证者,是观察历史的坐标,因此作者认为要敬畏山;山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山造林、树种选植等表现了人们对山、对自然的保护;最后作者决定去看山,表现了作者与山、与自然亲近的态度。

(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

24.B E

(共2分。选对一项即得1分)

25.答案示例: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

(共2分。创造的想象1分,体现创造的想象对艺术创造的作用1)

26.答案示例:钟子期主要运用了创造的想象(或“联想”“相似联想”)。钟子期和伯牙心意相通:伯牙弹琴时,用不同的琴音表达了内心的不同情志;钟子期听到后,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体验和经历,通过这种类似联想(或“联想”),将音乐所演绎出的旧意象进行了新的综合,创造性地想象出了高山、流水、暴雨和山崩等活灵活现的画面,从而欣赏到了伯牙琴音中的意趣。

(共3分。哪种想象正确1分,结合文章内容对想象方法的阐释正确1分,结合链接材料具体分析想象的内容1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