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西安事变让蒋介石整个余生都对张学良百般提防,直至临死之前仍在劝诫蒋经国:切勿放虎归山。
但无论蒋介石如何小心翼翼,他那芝麻大小的胆量在此之后也依旧经受了不少惊吓。
1964年,在台湾就又上演了一场兵变,这场兵变牵连到了国民党的30多位高级将领,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也被卷入在内。
虽然没有造成任何流血伤亡,但却让心眼没比针鼻大多少的蒋介石对蒋纬国有了芥蒂,撤掉了后者的兵权。
对此,晚年的蒋纬国却表示:自己当时被人阴了。
这场病变究竟因何而起?蒋纬国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蒋纬国的身世之谜
蒋纬国在蒋家的地位始终有些尴尬,这份尴尬源于他的身世。
展开全文
一直以来,关于蒋纬国身世的流传版本有很多,蒋纬国心中自然也有着猜测,他第一次接触自己的身世问题是在1940年,当时的蒋纬国刚从国外留学归国。
一天,他在蒋介石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本名为《亚洲内幕》的书籍,其中就写到了蒋纬国,声称其是戴季陶的儿子,因为某种原因过继给了蒋介石。
戴季陶与蒋介石一样,都是国民党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做过孙中山的机要秘书,后跟随蒋介石成为了他的忠诚谋士。
台湾民众发现蒋经国和蒋介石有着一样的血型,而蒋纬国和戴季陶血型一样的时候,“蒋纬国不是蒋介石亲生儿子”的消息也就不胫而走,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1996年8月,台北《联合报》的记者在采访完蒋纬国之后,撰写了《千山独行-蒋纬国的人生之旅》一书,在书中详细讲述了蒋纬国的身世。
当初,蒋介石在反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跑到了日本,正是在日本的这段时间,让蒋介石和戴季陶建立了密切了联系,两人租住在同一个房间,几乎是形影不离。
革命形势持续低迷,包括蒋介石、戴季陶在内的一众革命党人的热情削减,意志消沉。于是,无聊至极的戴季陶和蒋介石为打发时间经常会和一些日本女人混在一起。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认识了一位叫做重松金子的女人,重松金子外形优越,蒋介石和戴季陶两人对其都动了心,只可惜蒋介石不久之后回到了国内,给戴季陶创造了和重松金子独处的机会。
一来二去之间,戴季陶和重松金子越走越近,最终生下了一子,这个男孩就是蒋纬国。
但碍于戴季陶在国内已经有了家室,其妻子性格泼辣,戴季陶不敢将这个私生子带回国内,于是他只能出面求助蒋介石,将蒋纬国过继给了蒋介石抚养。
此书一经出版,就在台湾引起了剧烈的轰动,但对于书中的叙述,蒋纬国始终不愿公开承认,于是,蒋纬国的身世也就又变得雾里看花,无法证实了。
但从蒋纬国对待戴季陶的态度不难看出,其实蒋纬国心中已经默认了自己就是戴季陶所生。
1949年2月12日,戴季陶见大势已去,便在广州选择了自杀,他去世之后,蒋介石颁发了“国葬令”,派人将其灵柩运送到了蓉城,与其先故的夫人合葬在了成都。
成都解放不久之后,戴氏的墓地被征用兴建成都中医学院,包括戴季陶在内的戴家五人的棺木被迁移到了罗家碾埋在河边的竹林中,但到了后来,坟墓被盗,甚至连竹园也都不复存在了。
于是,蒋纬国便托人寻找生父的墓址,以尽孝道,最终几经曲折找到了戴季陶的遗骨,在蒋纬国的授意下,戴季陶的遗骨暂时先在大陆进行了火化,随后运往了台湾进行祭奠。
骨灰运到蒋纬国官邸之后,他为其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此后更是在昭觉寺专门建造了一座灵骨塔,用来摆放戴季陶的骨灰,至此,辗转于两岸40多年的戴季陶之墓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地。
1989年,蒋纬国更是公开表示戴季陶是他的“义父”,也就是“亲伯”,随后在戴季陶百年诞辰之际,蒋纬国便以戴季陶义子的身份出席了纪念活动,并撰写了一些文章,字里行间充斥着他对戴季陶的深情。
由此可见,蒋纬国虽没有明确承认自己的身世,但他的种种举措已经表明,蒋纬国早就将戴季陶视为了生父。
蒋介石和蒋纬国的父子情深
虽然不是亲生,但蒋介石始终是将蒋纬国视为己出,根据“经文纬武”“经天纬地”给其取名为了纬国,之后也是按照这个愿望来培养蒋纬国,好让习武的蒋纬国日后能够好好地辅佐学文的蒋经国,两兄弟共掌天下。
1920年,蒋纬国被蒋介石送回了老家,和蒋经国一同接受教育。
此后,蒋经国就经常收到蒋介石的来信,信中蒋介石再三嘱托他一定要照顾好蒋纬国,言辞之间流露出了对蒋纬国的疼爱。
在1923年3月8日蒋介石给蒋纬国的信中写到:“我已经三个月没有见你了,心中很是记挂。今天看见人家小孩子,在大本营前空地放风筝,我更加想起你去年在城中放风筝的趣味,不晓得你今年在家做风筝去放没有?”
另一封信中则写到“近来我天天学骑马,而且骑得很愉快。将来我回家的时候,必定给你买一匹小马,教你骑马,我自己买一匹大马,同你骑了游行野外就是了。”
1924年9月,蒋纬国陪同陈洁如一起去到了黄埔探望蒋介石,在黄埔的这段期间,蒋介石对蒋纬国疼爱有加,饭后忙完公务,蒋介石经常会牵着蒋纬国在校园中散步,很是温馨。
1925年蒋经国去到苏联留学之后,蒋纬国更是一人独自享受着蒋介石的父爱,当时,每逢蒋介石因为前线战事苦恼亦或是压力倍增时,都会找到蒋纬国聊一聊缓解心情。
相比于蒋经国,蒋纬国陪伴在蒋介石身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对蒋纬国来说,蒋介石不仅仅是他的父亲,更是他最好的师长和朋友,两人无话不说,北伐战争期间,国民党中知道蒋纬国名字的人也是要远远多于知道蒋经国的。
1936年,蒋纬国去到了德国留学,为此,蒋介石专门给谭伯羽写了信,让他帮忙照顾蒋纬国。
二战爆发之后,蒋纬国在蒋介石的召唤下回到了国内,自1941年到1950年,在这短短的9年时间里,蒋纬国就从少尉排长升到了少将司令,由此可见,蒋介石对蒋纬国的器重。
去到台湾之后,蒋介石更是将装甲兵单独交给了蒋纬国管理,要知道装甲兵可是国民党军事上的重要支柱,号称是蒋介石的“御林军”。
蒋纬国以“总统”儿子的名义独掌装甲兵,将装甲兵当成了自己一人独霸的势力范围,其他人根本不敢染指,就连蒋经国也未曾去到装甲兵营一步。
整个装甲兵营都是以蒋纬国为中心,惟他的命令是从。国民党中有着师长以上主官任职最多不超过5年的规定,但蒋纬国在装甲兵司令的位子上一待就是9年。
而这些蒋纬国曾经牢牢握在手中的兵权,随着1964年的湖口兵变消失殆尽了。
湖口兵变,蒋纬国牵连其中
1964年1月21日,时任台湾国民党装甲兵副司令的赵志华在新竹湖口装甲基地进行例行性的装备检查,驻守在此地的第一师是装甲部队的主力,赵志华是这个师的师长。
集合之后,赵志华开始对在场的全体官兵训话,他先是打了一番感情牌,表达了自己对弟兄们和老部署的关系,这令在场的官兵们心底都涌出了一丝温暖,但紧接着赵志华的发言就令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了。
赵志华说到:“现在法国、日本争相讨好中共,台湾在世界日益被孤立,有些官员无德无能,是目前外交问题没有会处理好的根本原因!最让人忧虑的是,竟有人鼓吹“两个中国”的论调,不想“反攻大陆”,这实在是“卖国卖贼”的阴谋!”
赵志华义愤填膺地谴责着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腐败无能,表示了对未来“事业”的担忧。
随后,他更是说到:“目前,总统(蒋介石)正在受到一小批人包围,身为装甲部队的我们应该挺身而出!”
一番慷慨激昂的喊话之后,赵志华扫视了一圈,大声呼喊道:“马上去总统府保护总统,谁敢跟我一起去?”
话音落地,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各个官兵心中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自然也是不敢回应赵志华。
见没人应答,赵志华掏出手枪放置在演讲桌上,再次高声问到:“谁敢跟我一起去?”
就在众人依旧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政战官举起右手表示:“我跟副司令一起去!”说完就大步走上台站在了赵志华旁边。
赵志华本想表表扬这位政战官,但没有料到,说时迟那时快,政战官突然抱住了赵志华,并大声喊道:“快把他抓起来!”
见状,台下的人这才一拥而上,制服了赵志华,将他押进了司令部,至此,所谓的兵变在极短的时间内也就结束了,甚至有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傻愣愣的站在原地。
从政治角度看,这场兵变甚至都不能算是“变”,最多算是一场军事“哗变”,自始至终都是赵志华一个人的独角戏,也没有造成流血伤亡。
针对赵志华发动这场“兵变”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总结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赵志华精神有问题
2.经济原因(此前赵志华曾为买房申请借钱,按月偿还,但被否决)
3.对国民党军队人事制度以及自己未获升迁的不满
4.蒋纬国的因素(随着蒋经国继位的态势逐渐明显,作为蒋纬国的跟随者,赵志华心中多少有些不服)
5.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6.政治心理因素(国民党一直喊着反攻大陆的口号,但到了1962年后期,国民党的一些举措已经默认了该口号不会实现,这就使得一些官员心中有些郁闷,赵志华也许思想借此发泄)
基于这种种猜测,赵志华发动了这荒唐的“湖口兵变”。
事后,蒋纬国认为这次事件并没有达到“兵变”的严重程度,纯属是赵志华的个人行为,于是,蒋纬国主张不必送军事法庭,关进精神病院就可以。
除此之外,蒋纬国也向蒋介石“自请处分”,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想牺牲自己来保全赵志华以及更多的人。
一直以来,赵志华与蒋纬国的关系就颇为密切,赵志华深受后者的喜爱和重视,但也恰恰是蒋纬国的重视,使得蒋介石有些不满。
虽然没有公开处分蒋纬国,但是蒋介石却罢了蒋纬国的兵权,自此之后,蒋纬国足足从事了18年的军事教育工作。
赵志华坐牢之后,蒋纬国屡次试图为两人翻案,但是均未成功,这成为了蒋纬国心中永远的痛,到了晚年,待蒋纬国回忆起此事的时候,蒋纬国仍感委屈,认为这是有人借机打压自己耍得阴招。
湖口兵变让蒋纬国基本上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在此之后,再加上蒋经国对他的排挤,也就使得蒋纬国长期远离台湾的党政政军权力核心,在台湾政界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一场“闹剧”让蒋介石蒋纬国父子心生嫌隙,更让蒋纬国断送了自己的仕途。
但也许即便没有湖口兵变,蒋纬国依旧会因为其他事情被蒋介石撤掉军权,要知道从一开始起名,蒋介石就做好了让蒋纬国辅佐蒋经国的打算,一文一武,武为文用。
湖口兵变的发生,让蒋介石意识到蒋纬国治理无方,思想激进,虽然不至于背叛蒋家,但正所谓是枪杆子说话最响,就连蒋介石自己都是靠枪杆子政变走上的舞台,因此,他势必要为确保蒋经国接任做足万全准备,以免蒋纬国独掌军权之后,有尾大不掉之势,这也验证了那句俗话,一山不容二虎,蒋纬国的落败也许是必然之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