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宗师陈发科
陈发科,字福生,生于1887年,逝于1957年,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陈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曾任北京武术社社长,为陈式太极拳新架创编人,近代陈式太极拳史上的代表人物,对发展传播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
20世纪20年代末,在北京授拳的陈照丕受魏道明邀请前往南京。在北京武术馆的要求下,经陈家沟乡亲们推荐,陈发科便开始了北京授拳生涯。
陈发科到北京后,北京武术界诸多名手,如北京国术馆副馆长许禹生、李剑华等,均找他切磋拳技。见他功力深厚,拳艺高超,刚柔相济,往往以不见形的高超技法将人跌出,威力惊人,十分佩服。陈发科以其“挨着何处何处击,将人击出不见形”的高超技艺使北平武术界的叹服,从而站住了脚,开始在北平传拳,改变了“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的旧局面,开创了当时武术诗人杨敞(季子)诗中称赞之“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别强”的新时代,使得拥有300多年历史只在陈家沟一隅之地流传、一姓之众的陈式太极拳走出了陈家沟,成为陈家沟太极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陈发科
展开全文
李剑华是河北省涿县罗家营村人、是有“赛猫行”美誉的八卦掌和形意拳名家刘凤春弟子,八卦掌功夫极好,他身材高大,体重在200斤以上,是当时东北大学(校址在北京)的武术教师。一次在北京举行的武术擂台赛规则,由武术教育家、北平体育研究社副社长许禹生主持。诸位武术家在许禹生家商量比赛的规则,大家拟请陈发科担任裁判,但陈发科说自己只懂陈式太极拳,不懂其他武术,裁判错了反而不好,推辞不做,许禹生就请陈发科任大赛的顾问。当时的比赛不分体重级别,抽签抽到谁,谁就是对手。谈到比赛时间时,大家同意每对选手可打15分钟,陈发科提出时间太长:“每小时才能赛出四对八人,那么多人要赛多少天才能完?再说打笨架15分钟也分出胜负来了。这还算是武术比赛吗?”大家见他说得有理,便问他认为需要多少分钟。陈发科说:“三分钟如何?”李剑华问:“三分钟够吗?”。陈发科说:“这是迁就一般人的水平,若依我说,则口里说一、二、三,甚至只说出一字,便胜负立判,那才叫武艺呢。”李剑华笑着问:“能那么快吗?”陈发科也笑着回答:“不信,咱们就试试看。”于是,陈发科让李剑华进着,李剑华的手到陈发科胸前,陈发科以横放在胸前的右手接着,向左稍一转身,用右肘发劲,把二百斤重的李剑华打起尺许,发出数尺远,撞在墙上,将许禹生室内墙上挂的照片镜框碰下来好几个。大家哄堂大笑,李剑华也边笑边说:“信了,信了,可是把我的灵魂都吓飞了。”陈发科笑问:“你怕什么?”李剑华说:“你要伤着我呢?”陈发科问:“你哪里疼了?”李剑华摸摸身上,哪里也不疼,回想被打时,仅仅感到擦着衣服,便腾然飞起。事后,李剑华见所穿礼服呢马褂上有一片墙上的白灰,拍打不掉,用刷子刷才去掉。大家无不叹服,赞为绝技。在场人知道陈发科当时是用腰拦肘的方法打的李剑华。这说明陈发科的功夫好,也说明陈发科对自己的功夫很有信心。当时在座的都是北京武术界的高手,每人都各有专长,要让这些名家一招而分胜负,那必须是功夫高得不得了。陈发科并不是狂妄无知的人,而是在讨论到武术真谛时不经意的流露。陈发科认为真正的武艺应当是如此高的,不但跟不懂武术的人打笨架不同,跟一般练武术的人水平也大不相同,才是真正的“武的艺术”。后来,李剑华也跟陈发科学习陈式太极拳。
还是在这次武术擂台赛上,有人介绍了沈三和陈发科相识,沈三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摔跤专家。二人互道仰慕后,沈三直爽地说“我们学摔跤的人对太极拳没有认识,总以为这个套路只是活动身体,而不是武术,如果在比赛会上,练太极的抽签恰好和摔跤的成对,该怎么办?”陈发科笑笑说“:那也不能抽了不算,当然也该有办法,比如过去打仗,岂可挑选对手?不过,我却不一定准能应付。”沈三说:“咱们俩先研究研究。”陈发科说:“我虽不会摔跤,但也喜欢看摔跤比赛。”陈发科说着把两臂伸过去给沈三抓住说:“我见过摔跤是这样先抓。”沈三刚握住陈发科手臂,刚好有人呼唤他们去商量事情。沈三撒开了手,二人相视哈哈一笑,一同走去。两天后,沈三突然提着四包礼物来看望陈发科。陈发科赶快起立欢迎,沈三坐定后说:“那天多亏陈老师让我。”陈发科笑说:“哪里,哪里,彼此,彼此。”洪均生等弟子那天都在场,因为没见到二位老师比试,听后都不明白。沈三见状问:“你们老师回来后没和你们说吗?”洪均生等弟子莫名其妙地说:“没说,什么事呀?”沈三激动地一拍大腿说:“咳!你们的老师真好,可要好好地跟他学呀,他不但功夫好,德行更好!你们认为那天我们俩没比试吗?‘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陈老师让我握着他的两个胳膊,我想借劲借不上,腿也抬不起来,我就知道他功夫比我高得多,所以我愿意交这么一个好朋友。”
陈发科与弟子合影
陈发科不仅太极拳功夫好,且品德高尚,他对其他拳种从不做任何贬损。一次有徒弟问陈发科哪种拳好,陈发科说:“哪种拳都好,如不好,早被淘汰了,不会流传至今,拳的好坏,全在怎样教和怎样学。”陈发科看别人练拳,从不做无原则的批评,更不在背后轻加议论。如果有人谈起某人练得怎样,陈发科一般都回答“好”“不错”或“有功夫”,实在看不过去的也只是说“他的拳我看不懂”。
抗日战争期间,北京沦陷,日寇得知陈发科武技高超,多次高薪聘其教拳。他不为所动坚不应邀,躲到乡下种地,直到抗战胜利。陈发科武德高尚,广大武林同道尊其为拳术大师、“太极一人”。
陈发科在近三十年的教拳生涯中,结合教学实践和心得体会,在陈式太极拳大架中,增加了转腕缠绕等动作,创编了陈式太极拳新架套路。
第三十回 王其和学艺
王其和式太极拳由河北省任县人王其和所创。
王其和,幼习洪拳,并与刘瀛洲学练三皇炮捶。约1909年师从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又于1914年师从杨澄甫学习杨式太极拳。清末民初,王其和在习练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融合杨式太极拳所传,吸收多家拳种之精华,创编了一独具风格之新型太极拳架套路,后人称之为“王其和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1: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武禹襄—李亦畬—郝为真—王其和
传承脉络2:陈王廷—陈汝信—陈大鹏—陈善志—陈秉旺—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杨澄甫—王其和
王其和式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
王其和(1889年~1936年),字春山,人称老春先生,河北省邢台市任县邢湾环水村人。
任县自古以来民风彪悍,习武成风。仅在清朝末期武考中就出了一位武举、一位拔贡、一位副贡。而文拔贡王永清就是王其和的本家叔叔。
王其和
王其和自幼酷爱武术,求学若渴,日夜苦练不辍。年龄稍长便将洪拳和器械包括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玩得精熟,尤其是绳鞭。适逢清末武举景廷宾在任县、巨鹿一带教武学,王其和拜师学艺,苦练景家刀法。后又拜20里外大北张村著名镖师刘瀛洲为师学习三皇炮锤,历经数年,学得12趟三皇炮锤、一趟折手拳,一套技击法“夫子三拱手”和诸多器械套路,功夫大增。
经刘瀛洲介绍,王其和到永年广府城拜郝为真为师,跟随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达六年之久,夜以继日地习练郝家拳术和太极内功心法,功夫日渐长进。在广府城期间还受到杨兆林、杨兆元指教,受益匪浅。
民国初年,广府城一带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王其和家在滏阳河搞水运,他家的霸王头木船正在广府城附近泊岸,眼见滔滔洪水卷入广府城,撑船的伙计们随王其和驾船到城里欲救郝为真一家,却意外救出杨澄甫夫人及一家老小。
1914年,郝为真赴北京,王其和也随同几位师兄弟前往。郝为真到京后,不幸染肠疾。孙禄堂将其接到家中调治,几位徒弟才放心离去。王其和凭着先前偶然与杨家结缘而去了杨澄甫家。由于有着此前“救命之恩”的关系,杨澄甫一家对王其和招待格外周到。王其和将学拳心愿及以前求师学拳的情况向杨澄甫说明,杨澄甫让其将所习郝为真所传拳架演练一遍,杨澄甫父子看后甚为赞许,建议王其和不要再学杨式大架,只将原练郝架整趟练得开展些即可,今后就以进修推手为主。杨健侯、杨澄甫以及杨少侯父子亲自传授王其和,将杨家三代摸索出的太极技法倾囊相授。王其和还保持了与郝为真弟子孙禄堂的联系,虚心向这位集形意、八卦和太极于一身的武术家学习。
在杨澄甫的指导下,王其和在郝为真所传拳架的基础上,将上身动作往开展处做了变动,吸收了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深厚庄重”的特点和一些拳式打法,从而形成了以郝式为基础、吸收杨式拳架之长的一派独具特色的太极拳套路,后广泛流传于任县、巨鹿、隆尧、平乡、邢台和山西昔阳一带。随着第三、四代传人到外地工作,遂传入天津、太原、南京、山东、浙江等地。对于这套太极拳路有人称之为“郝杨架”,有称“混合架”“综合架”“软硬架”,也有直呼“其和架”的。这些不同的名称,反映了它的师承关系及独具特色的创新。2000年,由其传人组建的“王其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将其定名为“王其和式太极拳”。
王其和式太极拳融合多家之长,下盘结构严谨、步伐灵活、转换自如,上身舒展大方、庄重柔和,整体拳架圆满紧凑。行拳时,以心行气,以意导形,内气发自丹田,沿经络节节贯穿,达于四梢,使气息通达全身,并回归于丹田。体用时,动作轻灵,外柔内刚,手法绵软,而发劲干脆冷冽,有着独特的太极韵味。
王其和所创太极拳在步形上称之为顺步,亦称自然步,遵循怎样走路,怎样打拳的原则。在总体上强调三顺,即身顺、气顺、拳势顺。六十四式为老架即传统架,突出了用架特点,尤在“单进掌(拳)、白鹅亮翅”的打法上更加体现了独创性。“单进掌(拳)”打法改为自腰间进掌(拳)的运行轨迹,缩短了运行距离,更加突出了“以腰为轴”“命意源头在腰隙”的力学原理,使发力的劲道达到最大值;在“白鹅亮翅”的打法上,不同于武、杨两式和其他派、式太极拳,改为进右脚,掤右掌,更加突出了它的实用性、及进攻性。八十四式为新架,也可称为健身架,是王其和弟子刘仁海在师传拳架的基础上,为适应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从杨式太极拳中吸收了一些拳势打法形成的套路,更增加了它的健身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王其和式太极拳祖训:学拳先学德,练拳先练顺。十字要诀:德、顺、轻、静、松、柔、圆、缓、匀、空。王其和留下有太极拳专著《太极拳谱》手抄本。
王其和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主要有大弟子刘仁海和王其和之子王景芳。
刘仁海17岁拜王其和为师,受师父教诲达15年之久,深得王其和式太极拳精髓。初练时期与小其9岁的师弟王景芳整日厮混在一起,晨昏无间,相得益彰。在第二代传人中授徒最多,刘仁海弟子几近千人,其中许多为外省市弟子。他所演练的太极拳式舒展大方,有着健身性、技击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统一。1960年春,邯郸大专区在巨鹿县城举办大型武术赛事,他取得太极拳成年组第一名,从而名扬冀南。
王其和之子王景芳,受家庭环境影响,未成年时已对太极拳的精要心领神会。16岁初试锋芒,18岁即拳业有成。他较完整地继承了乃父拳式的风格,严格保持了原拳势的技击性特色。王其和的主要传人还有:任县邢家湾人张金榜,任县刘家庄人吴振奎、石瑞云、吴礼增,任县环水村人孙群考,邢台县下稻畦人尹九湖,邢台县南厂人张洪太。此外还有王焕林、王其桃、吴计华、吴其寿、吴连选、刘和平、刘学海、刘孟起、金京保、曹绶华等。
第三代传人中为王式太极拳事业发展壮大做出重要贡献的当属李剑方、刘俊英、檀凤琳和刘舜曾等人,他们继承了王其和式太极拳的武术精华。
第三十一回 香港有太极
香港的太极拳运动,大概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太极拳随着国内的商人到香港经营和知识分子迁移到香港而传入。香港的地理环境接近广东福建,当时流传的武术主要是岭南派系,如洪拳、蔡李佛拳、白眉拳、龙形拳等,都是以刚阳跳跃为主的拳术。当轻慢柔和的太极拳刚传到香港时,其实用性受到质疑。但那时到香港来的都是具有深厚功力的太极拳名家,他们为太极拳的传承打开了局面。
最初在香港传授的是杨式太极拳,之后是吴式太极拳,20世纪70年代后有陈式太极拳,80年代有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及赵堡太极拳,教授武式太极拳的较少。再之后推行了国家规定的各派简化套路,如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等。
在香港的太极拳流派,当时都以粤音形容,称为家派,故广称为杨家、吴家、陈家等。而称为某式太极拳,是近年来的新称谓。
杨式太极拳最初由董英杰于1936年4月到港教授开始。
董英杰(1897~1961年),名文科,字质斋,号英杰,河北省邢台任县人,杨式太极拳名家。祖上务农,自幼聪慧,体弱好武。曾师从李增魁学习“十三式”,又向武式太极拳名家李香远学艺,后成为杨澄甫入室弟子,极得杨澄甫赏识,成为杨式太极拳传人中的代表性人物。杨澄甫之《太极拳使用法》即为其手编。其功底淳厚,拳架气派宏大。在技术上有所建树,理论研究亦独有心得。董英杰有《太极拳释义》著作,1948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影本由台北华联出版社出版,书中拳架照片为紧凑拳架。
20世纪30年代,董英杰在香港创立太极拳健身院,广收港、澳弟子传授拳艺,名声显赫。董英杰所传太极拳架式开展,大马低桩,丁步含胸,发人凌厉。后依杨澄甫之太极长拳,加以改编节奏,创董家太极快拳,正符合繁忙社会要求,广为人们所接受,由此别为一家。董英杰在香港的传人主要有黄萱、欧阳南、方伯诚等。民国时期南京打擂,董英杰打败了英国拳王,从而威震天下。20世纪50年代,董英杰应邀前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教拳授艺。董英杰长期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授拳,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子董虎岭、女董茉莉皆为太极拳知名人士,并分别在美国、香港等地传授太极拳多年。孙董增辰、董继英目前分别在美国,加拿大等地授拳;曾孙董大德现在美国、加拿大、欧洲、东南亚等地授拳。董英杰所传太极拳目前已有海外弟子5万多人,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武术界影响巨大。
另一位在香港积极推广杨式太极拳的传人是梁劲予。
梁劲予(1911~2003年),名从业,号思庵,广东省台山人,出身广东省警官学校。年少时习少林拳,在广东随傅振嵩习龙形八卦掌及器械。1932年,杨式太极拳名家陈微明应广州中山大学之请,任太极拳教授,梁劲予慕陈微明名而师事之。陈微明的太极拳架,是杨澄甫早期所传,亦得杨健侯亲传。当时人们将陈微明与田兆麟(绍先、绍轩)、牛春明(镜轩)、李椿年(雅轩)并称杨家四轩。1933年,梁劲予随师回到上海,在陈微明的致柔拳社深造并助教杨式太极拳,终成入室弟子。梁劲予精通古文,视师如父,礼节甚严。后得陈微明之推介,受教于太师傅杨澄甫,得日夜熏陶,艺业大进。梁劲予还随名医石筱山学习针灸、内科及跌打伤科。后因祖母年事已高多病,辞师回到广东故里,悬壶济世。游学京津沪杭期间,梁劲予曾师从胡佩衡等研习书画、篆刻,收藏书画极为丰富。20世纪30年代初期,便有作品刊载于《湖社月刊》。1938年,梁劲予迁居澳门,设立环中太极拳社。环中取自庄子“得其环中,以应无穷”。1948年梁劲予移居香港,于永吉街设医馆,悬壶济世,成立香港环中太极拳社传授杨家太极拳,教导学生无数。梁劲予继承传统,馆内高悬各宗师像,其意至诚,在港尤不断与师书信诗词往来及接济。梁劲予之架式,依陈微明之开展撑拔,其发劲刚猛。梁劲予终年唐装,文雅学者之典范,其门人众多,有成就者不在少数。1985年,梁劲予离港移居美国。2003年2月20日于美国逝世。有弟子余士雄,继续发扬。
当时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执行官董建华随梁劲予弟子关世勋学习杨家太极拳,而港督尤德夫人则随曹树伟习拳。杨式太极拳传人曹树伟,1933年出生,上海人,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47年拜叶大密为师学习太极拳。l962年开始从事太极拳教学工作,在上海授徒甚众。1976年去香港后,继续从事太极拳研究和教学,在香港多家报纸发表关于太极拳的文章,1992年出版《太极拳秘奥剖析》一书,在港创办“曹树伟太极研究学院”。l993年赴台湾交流,被聘为台湾“时中太极拳学社”顾问。
在香港传播太极拳的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振铭。
杨振铭(1910~1985年),字守中,杨澄甫长子,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自幼随其父杨澄甫学拳,通刀剑枪戟各法,经过严格训练,得其真传,为父助教,操拳终生,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杰出人物之一。19岁赴安徽省芜湖授拳,年余转任教于南京交通部审计处,留粤教授多年。1949年定居香港,初设馆授拳于新界元朗,后迁湾仔骆克道,并将杨澄甫生前著作再版,将太极拳推广到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使之流传世界各地。杨振铭架式酷似杨澄甫,长桥大马,精神内敛,推手犹见功夫。1985年香港杨式太极拳学会成立,敬聘杨振基宗师为创会导师。1999年香港杨式太极拳总会正式注册成立。杨振铭在海外弟子众多,为杨式太极拳的推广作出了贡献。
在香港传播太极拳的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胡云绰。
胡云绰(1906~1997年),祖籍广东南海人,1906年出生于佛山。9岁那年由熟人介绍随佛山鸿胜馆蔡李佛名师陈盛学习蔡李佛拳。胡云绰家在佛山是跌打伤科世家,除了学拳之外,他从小随祖父学伤科医术。胡云绰不仅学蔡李佛拳,还是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岭南的关门入室弟子之一,也是武当剑大师李景林将军和郭岐凤的南方传人,岭南武当剑的鼻祖。1945年,胡云绰在佛山代表佛山市武术界接受了俄罗斯大力士阿灵哥的擂台挑战,并在第二个回合击败了对方,为佛山武林夺回了面子,名气在佛山和广州轰动一时。1949年,胡云绰到达香港,几十年一直在东华医院中医伤科门诊部任主诊医师,他是蔡李佛始祖陈享公纪念总会的创办人之一,担任首届会长。也是香港南华体育会的足球军医,南华会蔡李佛和太极拳班的导师,教授杨式太极拳达十多年,并传扬海外。当时在南华会还有郑荣光教授吴式太极拳。1975年,胡云绰收由美国旧金山回港寻师的美籍华人武术教练黄德辉为首徒。黄德辉博士把胡云绰的武术发扬到世界37个国家,有超过300多间武馆和学院,门人超过200多万。从1989年起,胡云绰三次被黄德辉博士邀请前往美国授拳,曾被美国当地几家英文武术杂志采访并发表过多篇有关他的武术文章。1995年胡云绰在美国授拳时,获得美国美洲大学荣赐的名誉博士头衔。胡云绰在香港回归中国前一年就移居去台湾,1997年在台北市逝世,享年91岁。
在香港传播太极拳的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曾昭然。
曾昭然(1900~1995年),如柏先生,广西凤议县人。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弱冠攻法律,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继而留学德国,获德国马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供职广西省教育厅,后任广东法学院院长等职。他是杨澄甫的关门弟子,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宗师。幼年多病,尊父命从师习太极拳。在北大上学时,又师从刘采臣学形意、岳氏连拳及太极拳等,经刘师介绍,在北京体育会从吴鉴泉学太极推手。其后常因事忙而中断。1931年,因胃病严重,前往致柔拳社广州分社投拜陈微明,继续学习太极拳。1934年,与第一集团军总部、第四集团军总部、广东省公安局有关要人商议,请陈微明代聘杨澄甫到广州教拳。杨澄甫抵广州后,原拟半年后北返。曾昭然向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建议,给杨澄甫在第一集团军总部安排一个“谘议”职务,以便保障生活。杨澄甫便决定长期居粤。期间,杨澄甫特意让曾昭然写好门生帖,“遵旧规矩正式拜师”。他是杨澄甫关门弟子,也是其在华南的惟一弟子。从学两年有余,由杨守中教示架式,“欲有所学,师必亲为教导”。来港后于1960年3月编著《太极拳全书》及英文版器械书,由香港友联出版社出版,对杨式太极拳的理论、拳技器械,均有精到叙述。弟子有廖建开等。
廖建开,广东省宝安县上水乡人,1977年拜曾昭然为师。后屡赴大陆内地,向杨家后人及傅钟文等请教,廖建开在上水传授太极拳,1980年创立双鱼太极拳社,出版杨式太极拳书多部。
谢秉中,广东省开平人,为杨守中早期传人张世贤的入室弟子,尊师重道,香港新界元朗区创办“柔静太极研艺社”,门人众多,著名者有曾永康、倪秉郎等。
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振铎、杨振国、杨振基、赵幼斌、傅声远、傅清泉、崔仲三、王志远等均曾来港指导。魏树人的老六路杨式太极拳,在香港也有传人郭正勋。
作者简介:严双军,河南省温县人,温县政协副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焦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太极拳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发行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太极拳著作20余部。
编辑:小七
来源:焦作日报
【友情推荐】
戳阅读原文,发现更很多好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