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伪善的人_总有一天面具会被扯下_的人_伪君子_达尔

17世纪的法国,有一位优秀的剧作家——莫里哀,他开创了古典主义喜剧流派,使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莫里哀用极具讽刺性的语言描绘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乱象,例如本剧《伪君子》,莫里哀用其精炼的文笔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虚伪、内心邪恶、欲望膨胀的伪君子形象,揭开了当时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伪君子的面纱。

莫里哀的《伪君子》成就有多高呢?从有多少人批判他、反对他就可以看出来了。莫里哀塑造的达尔图夫形象,由于过于真实而惹恼了众多“达尔图夫”,以至于他们纷纷群起而攻之,并且要求禁止演出这出戏剧。

《伪君子》是刺破17世纪法国时髦恶习——伪善的一柄利剑,挑下了从古至今千千万万伪君子的面具,把他们的罪恶灵魂展现在众人面前。

《伪君子》篇幅不长,剧情紧凑,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戏剧开头,通过佩奈勒夫人与爱蜜尔等人的论争侧面刻画出了达尔图夫伪善而善于蒙骗人的形象。

接着故事随着达尔图夫走向观众逐渐走向高潮,奥尔贡被达尔图夫欺骗,试图把女儿嫁给达尔图夫,不相信妻子与儿子的反对,并把儿子赶出家门。当爱蜜尔设计揭穿达尔图夫后,奥尔贡幡然醒悟。但已经来不及了。

展开全文

达尔图夫得到了奥尔贡的家财,并获取了他获罪的朋友的秘密。与奥尔贡闹翻的他,为了永远夺走奥尔贡的一切,向国王告发了奥尔贡。

所幸,此处的国王并不是昏庸之人,他识破了达尔图夫的伪装,为奥尔贡取回了公道,揭下了达尔图夫伪善的面纱。

达尔图夫就在我们身边

达尔图夫不仅仅存在于莫里哀的戏剧中,也存在17世纪的法国,存在于我们身边。他们总是用善良来隐藏自己最深,最丑恶的欲望。但是这样的伪善不是美德,而是一种恶习,一种应该被制止的恶习。

在当下社会,总有人带着慈善的面纱,利用群众的共情,利用公众乐于助人的思想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如达尔图夫一样虔诚,也如达尔图夫一样贪婪。

从近些年来爆出的诈捐、贪污事件来看,慈善业中的某些人似乎一直借着慈善的名义一次次消费公众的情感。

他们在募捐时感情真挚,在贪污时目不斜视,最终也自尝恶果,受到公众的谴责。但是,公众的谴责能够保证“达尔图夫”们没有下一次的作恶吗?除了红十字会,还有很多明星假借慈善名义捞钱,我们该拿他们怎么办?

我们往往无法识破伪善的面纱,面对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奥尔贡。

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一个戏剧中的国王这样的权力机构来管制伪君子,来监督他们,使他们不至于作恶。这需要全社会合力,共同完善我国的第三次分配体系,使慈善更透明,让公众更放心。

面具戴久了,总会掉的

达尔图夫虽然口中满是道德虔诚,但他一顿能吃两个鹌鹑、半只羊腿;他欣喜的接纳奥尔贡的钱财,并美其名曰为主人洗去罪恶;他不拒绝奥尔贡把女儿嫁给他,却又调戏奥尔贡的妻子。

可是伪善之人总有露马脚的时候,在爱蜜尔的设计下,达尔图夫的面具终于掉了。

面具设计得再好,再精美,一个人皮囊下的罪恶灵魂是无法掩盖的。在儒家文化里,对君子的要求是慎独,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要恪守道义。

在这种对道德的遵守下,形成的美德才是真正的美德,培养出来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善良不是表现在人面前的,而是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坚持善良的为人处事。

千人千面总会露马脚的。对于能使自己飞黄腾达的人阿谀奉承,对于地位与自己相平或不如自己的人吹胡子瞪眼,这样的人的真面目总有一天会被揭穿,这样的人总会被人鄙视的。

春风得意时炫耀欺压他人的行为或者话语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利剑伤到自己。

要做真君子,不要做伪君子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君子呢?在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定义是仁德、慎独、博爱、虚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君子对于平常人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我们或许达不到,但是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标准约束自己,努力向这个标准靠近。

内心善良怀有爱的人或许一时物质上吃亏,但精神世界上他是幸福享受的。伪善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善良带来的精神世界的享受,他们或许能够凭借伪善的外表获得暂时的利益,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永远是空虚的,他们的内心永远担心着被揭穿而惶惶不安。做真君子,让爱填满你的内心。

慎独之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在独处时也不会放弃内心的道德。

他们不会在人看不见的时候侮辱自己的信仰,不会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耍阴谋,不会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真君子与伪君子的区别根本所在就在于慎独。真君子慎独处事,人前人后一个样;伪君子只在人前装模作样。

善良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善良并不是一种表演手段,不是在聚光灯照在你身上时才拿出来表演的工具。善良应当是陪伴一个人一生的优秀品质。

当没人关注你时,也要帮助周围的人,没有摄像机拍摄你的行为的时候,仍然不要放弃做点滴好事,例如扶起倒下的车,例如为贫困地区学生捐款资助。善良不应该是你谋利表演的工具,不是为了给简历上增光或者维持自己的人设而存在的。

是一个非常有洞见的剧作家,他虽然生活在17世纪,但他笔下的人物穿越了时空、穿越了古今。他笔下鞭挞的人,仍然存在于我们的世界。

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警醒,值得我们列为负面榜样时时自省。莫里哀传递的道理在当下社会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伪善的人总有一天面具会被扯下,不要做伪君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