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堵”到“交通”_今天_正式升级!一同感受北京交通出行的变化!_交通_出行_节目

导 读

从2016年7月27日开播到今天(2023年3月1日),1039《治堵大家谈》节目迎来了第300期里程碑式节目,同时正式升级更名为《交通大家谈》。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节目特邀交通领域相关负责人、交通专家、行业大咖和您一起畅谈交通理念、共话交通发展。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 副主任 新闻发言人 容军

介绍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节目创始之初旨在加强沟通互动

多方征集交通治堵建议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时指出:“北京如何解决好海量人口的出行问题是个大难题。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2016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搭建治理交通拥堵互动平台”。在这一背景下,《治堵大家谈》节目应运而生,旨在与公众加强沟通互动,多方征集治堵建议,共同探讨治堵方略。

全新升级

《交通大家谈》服务更宽泛交通理念

自2016年7月27日开播以来,《治堵大家谈》节目在今天迎来了第300期里程碑,同时也正式升级更名为《交通大家谈》。

对于节目名称从“治堵”到“交通”的变化,在今早《一路畅通》特别节目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宣传处处长何益海表示,《治堵大家谈》节目是在2016年提出“搭建治理交通拥堵互动平台”时,本着“广开言路、凝聚共识、人人参与、共同治堵”的目标开办的,节目走过这6年,交通领域的变化也是巨大的,一是交通发展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是交通治理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交通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要转变,直播中他详细介绍了具体有哪些变化。

展开全文

全新升级《交通大家谈》

一是交通发展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提出了“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优化供给、调控需求、强化治理”工作举措,北京交通工作也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二是交通治理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治“堵”变为交通综合治理。2018年,原“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推进小组”升格为“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通过构建“区域协作、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北京交通实现了从单一管理向综合治理的转变,真正走上了交通综合治理的发展之路。

三是交通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要转变。

交通是一个开放、融合、复杂的系统,与每个人的出行密切相关。很多时候,堵只是表征,背后的成因错综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如共享单车的发展,一方面方便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考验。如何进行规范治理是新时代给交通部门带来了的全新考验。停车问题的整治,涉及多方面的工作。

为了在更高层次、更多维度、更大视野、更深领域充分探讨交通话题,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交通综合治理路径,自3月1日起,将“治堵大家谈”更名为“交通大家谈”,顺势对节目进行升级,尝试进一步拓宽话题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创新传播方式,让节目更具互动性,内容更好听。

累计800余位嘉宾

共话交通出行那些事儿

节目开办以来,我们邀请交通部门负责人、交通专家、企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市民代表等广泛参与,每期围绕一个交通话题,嘉宾们畅所欲言,听众们热烈互动,各方广泛参与,群策群力,为交通治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路和宝贵的意见建议。

累计800余位嘉宾参与了《治堵大家谈》的节目,其中交通委25个处室97名同志参加节目,其中15位业务处室处长参加了节目;此外还有30余名专家参加节目。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主任刘岱宗介绍,《治堵大家谈》节目开办6年半,已经成为一个集权威性、即时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广播类品牌节目,成为各级媒体及广大市民获取交通资讯、了解交通政策、获悉出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也争取了越来越多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多网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绿色出行体系

初步建成

节目开播这几年,北京交通发展成果显著,基本适应了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网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绿色出行体系初步建成。

首先,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一:线长了

十年来,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由442公里增至当前的807公里,线路覆盖12个行政区和亦庄经济开发区。再加上市郊铁路364.7公里,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发展至1172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二:网密了

运营线路由16条增加至27条,车站由261座增加至475座,其中换乘站80座。

三:变快了

19号线采用“大站快车”运营模式,最高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从南四环外的新宫站到北三环外的牡丹园站约半小时。

四:变短了

全路网累计缩短行车间隔近150余次,目前有10条线路最小行车间隔已达到2分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五:方便了

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四网即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郊)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网), 实现了北京西站、清河站等的地铁、铁路和市郊铁路的安检互认。

优化既有线网,1号线与八通线、房山线与9号线实现跨线运行,分别节省换乘时间10分钟和5分钟。

在这一背景下,轨道交通的吸引力日益增强,轨道交通路网日均客运量,由2012年的672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100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1378万人次。同期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占比也从32.3%增至57.4%。轨道交通成为市民通勤的首选。

其次,出行方式增多,出行环境发生变化

随着新技术的完善发展,多种出行方式如网约车、共享单车、市郊铁路、定制公交、定制快巴不断涌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网约车的出现,极大缓解了群众的打车难题。共享单车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成为很多市民通勤出行的最佳选择。2022年,共享单车骑行量9.68亿人次,自行车回归城市。试点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缓解了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进出京交通不便的问题,北三县至中心城一小时快速直达。

北京也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

2013年,在全国首次推出定制公交服务,吸引了大量自驾车主放弃开车乘坐定制公交通勤。目前,全市共376条定制公交线路,日客运量超过2万人次,通勤时间节省了30%以上。

2014年,全国首创在高速公路上施划公交专用道,即京开高速路公交专用道,极大提高了公交出行的效率。目前,全市公交专用道总里程由655车道公里增加至1005车道公里。“五横、七纵、一环、五放射”专用道网络初步形成。

2019年,开通国内首条自行车通勤专用路,全长6.5公里。自行车专用路全年骑行量已突破185万辆次,提升了回龙观至上地通勤出行效率,培养了一批通勤“铁粉”。

2019年推出国内首个绿色出行“一站式”服务平台(北京MaaS),同时也是国际上首个超千万级用户的MaaS服务平台。推出“MaaS出行 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完成全球首笔涵盖多种绿色出行方式的碳交易。

这些年,市民绿色出行的意愿变强了,绿色出行的比例也持续提升,2022年,在疫情防控的考验下,北京绿色出行的比例仍保持在70%以上。

- “数”说北京交通 -

>形成2座国际机场和7座全国铁路客运枢纽。

>市域内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352公里。

>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14公里,总里程达1196公里。

>北京交通互联互通卡实现与全国357个城市互联互通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增加2.7个百分点,达到73.4%

>截至2023年2月,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为1171.7公里,其中城市轨道交通807公里,市郊铁路364.7公里。

>中心城区建成区及城市副中心地面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村村通公交达到100%。

>新增公交专用道255车道公里,总里程达到1005车道公里

完成中心城区次干路及以上3218公里慢行系统治理工作,

>中心城区高峰时段交通指数稳中有降,交通指数由5.7降至4.65

>北京MaaS平台用户超3000万人,日均服务绿色出行630万人,绿色出行碳普惠减排量20万吨。

>开放全国首个40平方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区域,测试道路达323条1144公里。

>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65%;纯电动巡游出租车比例达50%;新能源快递车辆占比近60%;实现全市运营船舶清洁能源更新率100%。

>完成道路停车改革,1046条道路、9.2万个停车位实行电子收费并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一起期待全新升级后的《交通大家谈》节目

为您带来

更精准服务、更精彩呈现

转发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 杨洋、李莉 、曹僖、 王瑶

视频推荐

● 要不得!鼓楼前的马路上人头攒动,不看红绿灯不顾车流…在干啥?

● 继续实施!置换新能源车仍可获补贴,最高1万元

● 这条短信您收到过吗?这是骗子,千万别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