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东汉末年神童、曹操之子)_曹冲_建安_东汉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

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

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封曹琮为邓侯;公元221年(黄初二年)曹丕追赠谥号给曹冲为邓哀侯,又追加称号为邓公;公元232年(太和五年)加给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人物生平

童年称象

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智救库吏

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

曹冲心地仁爱,识见通达,都像这件事情所表现的那样,本应犯罪被杀,却被曹冲暗中分辩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曹操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让曹冲继承大业的打算。

不幸夭折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亡女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封曹琮为邓侯。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曹丕追赠谥号给曹冲为邓哀侯,又追加称号为邓公。

公元232年(太和五年)加给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轶事典故

顾影自怜

山鸡爱其毛羽,看到水里的倒影就会起舞。东汉末年。南方献山鸡给曹操,曹操打算想要让它鸣舞却没办法。曹冲令放置一面大镜其山鸡面前,鸡看到大镜开始起舞,不知道停止,最后累死。”比喻顾影自怜,

神童之交

荆州神童周不疑去许都与曹冲关系很好,曹操也很喜爱他们两个。曹冲夭折后,曹操每当看见周不疑的时候就想起曹冲来,心突已,于是命人暗杀之,曹丕为其求情。曹操说:“这个人不是你可以驾驭的。”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

人物评价

《三国志》:“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三国志里

《魏书》:“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

曹丕:“咨尔邓哀侯冲,昔皇天锺美於尔躬,俾聪哲之才,成於弱年。当永享显祚,克成厥终。如何不禄,早世夭昬!”“於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彼德之容,兹义肇行。”

曹植:“于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彼德之容,慈我聿行。宜逢分祚,以永无疆。如何昊天,凋斯俊英。呜呼哀哉!惟人之生,忽若朝露,促促百年,亹亹行暮。矧尔既夭,十三而卒;何辜于天,景命不遂。”

邵博:“魏武之子仓舒,十三而存,则汉之存亡虽未可知,必不至于杀荀文若辈矣。则夫之寿夭,所系者可胜言耶。”

叶适:“仓舒童孺,而有仁人之心,并舟称象,为世开智物理,盖天禀也。”

刘克庄:“全活啮鞍吏,平章秤象船。丕乎真有幸,舒也竟无年。”

胡应麟:“诗未有三世传者,既传而且煊赫,仅曹氏操、丕、睿耳。然白马名存钟《品》,则彪当亦能诗。又任城武力绝人,仓舒智慧出众。阿瞒何徳,挺育多才?生子如此,孙仲谋辈讵足道哉!”

人物争议

去世时间

学者普遍遵从《三国志》本传记载,认为曹冲卒于建安十三年,即208年。然据清人丁晏《曹集铨评》增辑的《仓舒诔》序文:“建安十二年五月甲戌,童子曹仓舒卒,乃作诔曰”,“建安十二年”为207年,“五月甲戌”为汉历五月十四日,即儒略历6月23日。诔文言“十三而卒”,以此回推生年,当在东汉兴平二年,即195年。

称象质疑

何焯认为孙权在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派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士燮兄弟等人奉承东吴,只有在此之后才能获得亚洲象,但曹冲早已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死去,所以曹冲秤象之事不真,而置船刻水的称量方法可能早已有之。邵晋涵则指出《符子》中就记载了燕昭王命令水官用类似的方法称量大猪。

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出于印度佛典,他指出地处中原的曹魏境内无象,所以不得不与孙权进献之事混为一谈,这是比较民俗文学的通例;而称象的故事多见于汉译佛典,如北魏吉迦夜共昙所译佛经《杂宝藏经.卷一.弃老国缘》中就有类似的故事,虽然《杂宝藏经》为北魏时所译,比西晋初年成书的《三国志》要晚,但《杂宝藏经》中所的很多内容见于汉译佛经之中,这个称象的故事可能也是取材于早译出的佛经,或者是佛经虽然翻译完成,但书籍已经亡逸,无法考证,又或者是佛经没有被翻译,但是故事靠着口述流传到中国,被附会为曹冲的经历。季羡林也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源自印度佛经《杂宝藏经》,“它也许在后汉时代就从口头上流传到中国来了”。

不过这一质疑主要依据是清代、近代较片面的自然地理、生物学常识,就直接质疑成书与事件相距仅几十年的《三国志》正文的记载。现代历史地理学、生物学研究并不支持陈寅恪等人的这一理论。历史地理学者曾经总结过大量正史中出现野象的记载,南北朝时今安徽、湖南、江苏,直至北宋时今湖北等地都出现过野象闯入的记载。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则说明亚洲象在前200年至580年的活动北界在秦岭淮河一带,580年至1050年间的北界仍在杭州湾、钱塘江,即使晚到1450年其活动北界仍可以包括福建省内的武夷山。孙权200年接掌江东时就被朝廷封为会稽太守,东汉会稽郡辖境南括今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龙岩市、南平市等地区,远在亚洲象活动北界(秦岭淮河)以南。

吴金华指出《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引《江表传》也记载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其记载中有“邓王冲尚幼”,与本传“生五六岁”契合,可知此事发生于建安五年至建安六年之间,当时孙权刚开始统治,献象求好是符合情理的,何焯所认为的巨象一定来自交州、必须是士燮奉承后才可获得巨象的观点未必可靠。彭华也指出陈寅恪的论点大有问题,按照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致在刘宋之前,长江以北尚有野象栖居,之后才限于江南,三国时期的吴国境内有象且由孙权进献给曹魏是完全有可能的。彭华还指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可能在古代早已有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