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清朝初期重要将领)_施琅_中国台湾_澎湖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泉州晋江军事家。明末清初人。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清军渡海收复中国台湾 。在施琅的治理下,规定“赴台者不许携眷。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来。”。首先严禁广东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那里出的“海盗”多,以及“惠潮之民多与郑氏相通”;对其他地区的人民渡台也严加限抑,竟然规定渡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也就是说不许老百姓在中国台湾 扎根,这一政策后来导致中国台湾 妇女奇缺。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引《理台末议》的记载说:“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因此施琅对中国台湾 的统治构成两岸往来的最大障碍。施琅攻占中国台湾 后,夺占田产收入施琅名下的,几乎占据南中国台湾 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中国台湾 日据时期。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纳统归清朝在台衙门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转交施琅世袭业主。如此犹嫌不足,还贪得无厌,连无田无地的澎湖渔民也不放过,施琅向渔民们勒索“规礼”收入私囊。他死后几十年的乾隆二年,清廷发布上谕说:“闽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岛,并无田地可耕。附岛居民,咸置小艇捕鱼,以糊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遂将此项奏请归公,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每年交纳,率以为常。行家任意苛求,鱼人多受剥削,颇为沿海穷民之苦累。著总督郝玉麟,宣朕谕旨,永行禁革。”

人物生平

郑氏将领

施琅是福建泉州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祖先叫施柄,是南宋高宗时期评事官,于1163年(隆兴元年)自河南光州固始县施大庄(今郭陆滩镇青峰村)南渡入闽,成为了浔海施氏的始祖。施琅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祖父时家境较为宽裕,到了父亲施大宣的时候开始衰落,但施大宣尚义持正,乐善好施,所以在乡里名声很好。施琅生得脸面大额头宽,施大宣以为这是贵人相,所以对施琅严加管教,希望施琅日后成为公侯将相。

少年时代的施琅学书不成,所以放弃去学剑。跟从他的老师学习兵法,各种兵法没有不精通的,并且智勇双全。促使施琅充满自信心。综观施琅一生行事,无不透露出自信的性格。施琅十七岁便从军,为明将总兵郑芝龙的部将。每到作战的时候肯定是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后来在郑成功部下任左先锋职,追随郑成功进行抗清斗争。郑成功待他非常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对他礼遇非常,军事相关的事务以及机密大事都要和他商量。

降反之间

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统帅博洛利用郑芝龙的声望招降其旧部,“奉郑之命降清的有武毅伯施福、海澄伯郑芝豹和部下总兵十员,兵将十一万三千名”。李成栋奉调由闽浙入粤时,施福率施琅梁立等及五千兵马随征,在扑灭顺德县“海寇”和镇压东莞、增城地区的张家玉抗清义师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碑传记》载:“既而承当要事,从海道出粤东,战胜攻克,人以岳家军目之”。由于李成栋对南方兵将存在歧视心理,在奏疏中说从福建带来的施琅等官兵“脆弱不堪,无资战守”,甚至伺机剪灭和解散。施福、施琅、黄廷等人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忍气吞声,大有怀才不遇,有功不赏之感。

1648年(顺治五年),闽系将领跟从李成栋反清复明。施琅在遣回福建途中遭李成栋部将郝尚久的暗算,“公侦知其事,急拔众走饶平,踞守阅月突围出,且战且行,从弟肇琏、肇序皆随殁军中”,勉强拖到粤闽交界的黄冈镇才得以脱身,投郑成功部下。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 、善战的得力骁将。

1651年(顺治八年)施琅随郑成功下广东南澳勤王。后因施琅与郑成功战略“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郑成功很不高兴,削施兵权,令施琅以闲暇人员返回厦门,时遇清军马得功偷袭厦门,守厦的郑军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当时施琅亲率身边六十余人主动抵抗清军,勇不可挡,杀死清军主将马得功之弟,马得功差点被活捉,清军的率残兵败将仓惶逃离厦门。在南澳的郑成功见军心动摇,觉得继续南下已不可能,只好回师厦门。

再度投清

1651年(顺治八年),施琅在清军登上厦门岛形势极为严峻的时候,曾经率领部卒数十人奋力作战;郑成功回到厦门论功行赏,奖给白银二百两。表面上是赏罚分明,可是,郑成功对施琅的傲慢跋扈却怀有戒心。尽管郑成功肯定了他在厦门迎战清军的功绩,却不肯归还他的兵权。施琅在广东时曾经委婉地提请郑成功注意主力西进后后方兵力单薄的危险,郑成功听不得不同意见,解除了他的兵权。在施琅看来,自己在总的用兵策略上提的建议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遣回厦门以后又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同清兵作战,满心以为郑成功班师归来将恢复自己的左先锋职务。不料,郑成功回到厦门以后,并不让他官复原职。施琅大为不满,向成功报告自己心灰意懒,想去当和尚,借以探测成功对他的态度。成功不为所动,叫他另行募兵组建前锋镇。施琅见难以挽回,一气之下剃光头发,不再参见郑成功。

1652年(顺治九年),曾德事件导致施琅与郑成功公开决裂。自从郑芝龙降清后,曾德似乎不大得志,在郑成功军中受施琅节制。施琅既被削去兵权,曾德为求出头之日,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投入成功营中充当亲随,即所谓“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施琅听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却悍然不顾,“促令杀之”。

郑成功见施琅违令擅杀郑氏旧将,断定他是反形已露,就在五月二十日密令援剿右镇黄山以商量出军机宜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显,同时命右先锋黄廷带领兵丁包围施琅住宅,将施琅和他的父亲施大宣拘捕。施琅被捕后,在一些亲信部将和当地居民的掩护和帮助下逃到大陆。郑成功获悉施琅已经逃入清方管辖区后,怒不可遏,在七月间把施大宣、施显处斩。施琅得知父亲和弟弟被杀的消息,对郑成功恨之入骨,死心塌地投靠清朝,一意同郑氏为敌。

任职清廷

1656年(顺治十三年),施琅随清定远大将军济度进攻福州,被授予同安副将的职务。后调北京任内大臣期间,甚为贫苦,依靠妻子在北京当女红裁缝贴补家用所需。

1659年(顺治十六年),清廷升任施琅为同安总兵。1662年(康熙元年),施琅升任为福建水师提督,遣军击败郑经进攻海澄的军队,并上书清廷将中国台湾 纳入清朝的版图。终于获得康熙帝的支持。期间郑成功在中国台湾 病逝、郑经继为延平郡王。郑经接替郑成功后,由于内部陈永华(郑克臧岳父)和冯锡范(郑克塽岳父)发生内讧。病中的郑经把政务交由长子郑克臧处理,克臧聪明能干,做事井井有条,从来没有过失,也很受郑经的宠爱和信任。郑经病逝后,冯锡范毒死郑克臧,立十一岁的傀儡郑克塽为延平王,冯锡范专横,贪赃枉法,大失人心。1664年(康熙三年)施琅由于建议,清朝派他率兵收复金厦新胜,预备进攻澎湖,直捣中国台湾 ,使国家四海归一,边民无患。

1667年(康熙七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施琅即上《边患宜靖疏》,次年又上《尽陈所见疏》,强调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中国台湾 ,而把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使得东南地区赋税缺减,人民愈加贫困;必须速讨平中国台湾 ,裁减当地的军队,恢复地方上的经济,增加赋税,使得民生得以安定,边疆可以安稳。他分析双方的力量,指出中国台湾 兵马总计不满二万多,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据中国台湾 ,是因为汪洋大海为他们提供了保障。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多人,管制的陆上兵马和投降清朝的官兵也有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以平定中国台湾 。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兵征台,以免养虎遗患。施琅这一主张,受到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施琅的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但他仍然矢志复台报仇,实现自己的意愿。在京之日,他密切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究风潮信候,每天在府内耐心等待朝廷起用。

再度启用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终于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

从施琅的自身条件来看,他的确是攻台清军主将的合适人选。首先,施琅生长在海边,自幼随父从事海上贸易活动,精通航海,对海疆的气候、地理等方面的情况了若指掌。从军后,转战东南沿海,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其次,施琅通晓兵法、战阵,并一贯主张以武力统一中国台湾 ,所以多年来精心谋划对台用兵方略,提出“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及一整套实施方案,不但周密完备,而且是切实可行的。第三,施琅是从郑氏阵营中反叛出来的,他熟悉中国台湾 郑氏集团内情,他的智勇韬略也一向为郑军官兵所畏惧。他在郑氏集团中的故旧很多,为他争取内应和进行情报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第四,施琅不但是武力统一的坚决拥护者,而且对统一充满信心。

他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亲自挑选工匠和船,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

领军攻台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督率水军由铜山出发。在进攻路线的选择上,施琅根据风向和敌方防御情况的情报,决定清军船队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启航,乘六月的西南季风向东穿越中国台湾 海峡,首先夺取地处澎湖主岛以南、郑军防守薄弱的八罩岛。这样就可获得船队的锚泊地和进攻出发地,占据上风上流的有利位置向澎湖发起攻击。攻下澎湖,扼敌咽喉,然后兵锋直指中国台湾 ,可顺利实施“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

六月十六日,清军舰队向澎湖郑军发动第一次进攻,初战失利。施琅很快吸取教训,对下一步作战行动进行了周密筹划和部署。施琅将清军分为四部分:施琅亲率56只大型战船组成的主攻部队,正面进攻郑军主阵地娘妈宫;总兵陈蟒等率领由50只战船组成的东线攻击部队,从澎湖港口东侧突入鸡笼屿,作为奇兵,配合主攻部队夹击娘妈宫;总兵董义等统率另50只战船组成的西线攻击部队,从港口西侧进入牛心湾,进行佯动登陆,牵制西面的郑军;其余80只战船作为预备队,随主攻部队跟进。十八日,施琅先派战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二岛,扫清了外围。二十二日早七时,经过充分休整和准备的清军向澎湖郑军发起总攻。经过9小时激战,清军取得全面胜利,共毙伤郑军官兵1.2万人,俘获5000余人。击毁、缴获郑军战船190余艘。郑军主将刘国轩乘小船从北面的吼门逃往中国台湾 。此役清军阵亡329人,负伤1800余人。

招抚郑氏

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中国台湾 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茫然地说:“现在中国台湾 人心风声鹤唳,继续守卫中国台湾 恐怕右边啊;士卒满目疮痍,再战下去恐怕难以取胜。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郑克塽听从了刘国轩的劝告。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中国台湾 ,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后,主动前去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经营中国台湾 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称郑氏收复中国台湾 是为国为民尽职的举动,对郑成功毫无怨仇。祭祀完成之后,施琅哽不成声,热泪纵横。郑氏官兵和中国台湾 百姓深受感动。赞扬施琅胸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冷静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远非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所能比拟。

当时,清廷内部对中国台湾 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内阁大臣潘湖叟黄锡衮的妹夫)的意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中国台湾 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

晚年时期

收复中国台湾 后,在施琅的治理下,规定赴中国台湾 的人不许携带家眷。施琅以为惠州、潮州地区的人大多通海,所以禁止与中国台湾 的往来。首先严禁广东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那里出的“海盗”多,以及惠潮之民多与郑氏相通;对其他地区的人民渡台也严加限抑,竟然规定渡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也就是说不许老百姓在中国台湾 扎根,这一政策后来导致中国台湾 妇女奇缺。因此施琅对中国台湾 的统治构成两岸往来的最大障碍。

施琅攻占中国台湾 后,夺占田产收入施琅名下的,几乎占据南中国台湾 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中国台湾 日据时期。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纳统归清朝在台衙门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转交施琅世袭业主。如此犹嫌不足,还贪得无厌,连无田无地的澎湖渔民也不放过,施琅向渔民们勒索“规礼”收入私囊。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清朝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

主要成就

攻取中国台湾

统一中国台湾 是施琅一贯的主张,因为他看到了统一中国台湾 对祖国安危的重要性。从1664年(康熙三年)开始,施琅就建议进军澎湖、中国台湾 ,使四海归一。在他因飓风所阻,两次进军澎湖、中国台湾 失败后,仍矢志统一中国台湾 ,再次上疏要求征台。施琅反对清政府的迁界禁海政策,指出这一政策不合于“天下一统”,又影响财政收入,应尽快“讨平中国台湾 ”,“百姓得享升平,国家获增饷税”。清政府当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将他调入京师为官。在京期间,他一面继续上疏征台,争取康熙帝的支持;一面广交朝中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中国台湾 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施琅上任以后,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全心筹措征台计划。他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中旬,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刘国轩逃往中国台湾 。清军占领澎湖后,郑克塽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中国台湾 ,而是着眼于做争取郑克塽及其军队的工作。他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郑军将士,稳定民心;同时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中国台湾 。康熙帝同意他的招抚政策。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也愿意归顺。从此中国台湾 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这是继郑成功收复中国台湾 之后,使中国疆土再次得以统一的壮举。

保台之论

施琅统一中国台湾 后,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对中国台湾 的弃留之争。在大臣中主张守而不弃者,居然只有少数人,即如姚启圣和施琅等。施琅是经过对中国台湾 的亲身调查研究而据理力争的。“中国台湾 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更重要的是,他对西方殖民者的情况有所了解,对荷兰殖民者的侵略本性有所认识,认为“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使康熙帝下决心留守中国台湾 ,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中国台湾 府,隶属于福建省。在闭关锁国、自以为是天朝大国的清初时期,施琅能对西方殖民者有这点初步认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包括康熙在内的同时代人所不及的。应当说,施琅这一贡献比起他收复中国台湾 来说,在反对西方殖民者的问题上,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人才理念

对人才的使用上,施琅也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向康熙提出合理使用人材的建议,认为郑氏归降人员中,不乏优秀人材。施琅深知,充分发挥人材的作用,对国力的增强,对政权的巩固都有好处。他认为,虽然国家每三年开一次武场选出一些人来,但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磨炼,不够成熟,倒不如使用投诚过来,久经沙场、有实地作战经验的纠纠勇夫。而且,施琅在用人上还主张不因循守旧,不拘一格。他提出国家一年花一二万金来养有用之人。他还主张将那些才略未必能胜任的安置下去,把能者提拔上来,以人尽其材。

人物评价

历史评价

康熙帝:“粗鲁武夫,未尝学问,度量偏浅,恃功骄纵”,“将军施琅,谙熟海岛,凡事必与之共议!”“如施琅者,立如此奇勋,必令永秉节钺,荣华以终其身!”“施琅之功甚大。”

刘国轩:施琅惯熟海务,焉能不顾天时,进兵之事,不过是虚张声势。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引《理台末议》的记载说:“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

郑观应:国初海寇内犯,而姚启圣、施琅、蓝理、李之芳之将才出;三藩同叛,而岳乐,穆占、赵良栋、梁化凤、王进宝之将才出;准噶内闯,而超勇亲王策凌之将才出;四部犂庭,而兆惠、明瑞之将才出;金种捣穴,而阿萨、海兰察之将才出;川楚征剿,而额勒登保、德楞泰、杨遇春、杨芳之将才出;发,捻等逆纵横扰乱,而向、张、江、塔、罗、李诸帅之将才出。

赵尔巽:中国台湾 平,琅专其功。然启圣、兴祚经营规画,戡定诸郡县。及金、厦既下,郑氏仅有台澎,遂聚而歼。先事之劳,何可泯也?及琅出师,启圣、兴祚欲与同进,琅遽疏言未奉督抚同进之命。上命启圣同琅进取,止兴祚毋行。既克,启圣告捷疏后琅至,赏不及,郁郁发病卒。功名之际,有难言之矣。大敌在前,将帅内相竞,审择坚任,一战而克。非圣祖善驭群材,曷能有此哉?

徐珂:施襄壮公琅少有识度,膂力绝人。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晓海中风候。

萧一山: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奋于陕;蔡毓荣、徐治都、万正色奋于楚;杨捷、施琅、姚启圣、吴兴祚奋于闽;李之芳奋于浙;傅宏烈奋于粤;群策群力,敌忾同仇。

连横:在《中国台湾 通史》对于施琅的评价是,“施琅为郑氏部将,得罪归清,遂籍满人,以覆明社,忍矣!琅有伍员之怨,而为灭楚之谋,吾又何诛。独惜台无申胥,不能为复楚之举也,悲夫!”

施伟青在《施琅年谱考略》中讲道:“施琅的杰出之处,恰恰就在于他肯于以六十三岁高龄,却冒波涛之险、炮火之猛、生命之危,尽管他是怀着复杂的思想动机。施琅敢言他人之不敢言,敢为他人之不敢为,这就是他高于同时代其他人之所在。当然,其时主张平台者还有一些人,但是,敢于身膺专征重任而挥师渡海者则仅他一人。”

傅衣凌:郑成功和施琅收复中国台湾 ,都是出于民族大义。施琅收复中国台湾 ,并不是为了报一家之私仇。这正可以说明,施琅之于郑成功,是同一事业的不乐意的合作者,施琅不自觉地成了郑成功的继承人。

王铎全:施琅是郑成功事业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吴伯娅:施琅力主留台守台,巩固边防,维护统一,防止外来侵略,对国家民族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他的远见卓识造福后人,流芳百世。

王政尧:实现两岸统一本身就是为发展两岸关系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此,施琅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康熙二十二年。首先,他亲自督师,取得了澎湖之战的全面胜利;继之,在海不扬波,兵不血刃的景象中,率军进入中国台湾 ,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受到了中国台湾 人民的热情欢迎,最终以和平方式结束了两岸对峙状态;在有关中国台湾 前途的“弃留之争”的关键时刻,施琅以其亲身经历,上《恭陈中国台湾 弃留疏》,对康熙皇帝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充分展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陈在正:清政府实现了中国台湾 与大陆的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实现这一任务的前线军事指挥官、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王宏志:从施琅看,他生活在明清之际,降清的时候,明朝已经灭亡。先后建立起来的几个南明小朝廷,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而清朝生机勃勃。施琅最后选择了效力于生机勃勃的清朝,为清朝统一中国台湾 、治理中国台湾 以及抵御外国侵略者染指中国台湾 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也都是有益于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

大陆评价

在大陆,官方以往仅正面宣传郑成功击退荷兰殖民者“收复”中国台湾 的事迹,对郑成功后人在中国台湾 的统治及倾向偏安,作了忽略;对施琅也鲜有着墨,只在提及郑成功时才略带说明。自从具有中国台湾 独立倾向的民进党籍陈水扁于2000年当选中国台湾 地区执政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出于对宣传“统一中国”的考虑,才大规模正面评价施琅,称其为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并在其家乡福建晋江为其塑了一尊石像。而民间往往对施琅评价具有争议。

明朝代表中国政治兴替的“正统”,而清朝则为外来的异族统治;于是,施琅作为背叛明朝、背叛郑氏的“投降派”,成了现代以来中国人最不齿的人物。因此,尽管施琅代表清朝“解放中国台湾 统一中国”,史学家却难以将他的形象正面化。历史叙事中的民族英雄,依然只能是保持政治气节的郑成功,而不是有违民族大义的施琅。直到1980年代,世易时移,对施琅的历史审判才开始出现翻案。

中国台湾 评价

在中国台湾 ,因为国民党当局同情明郑之“正统”意识形态,所以施琅长期只能得到负面评价。同时,民间也同情郑家,将施琅视为与吴三桂一样的汉奸卖国贼。在台独势力中,施琅是代表大陆进犯中国台湾 的侵略者,因而评价也以负面居多。

个人作品

著有《靖海纪事》、《平南实录》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