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
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汪直是大藤峡叛乱中瑶民后代,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最初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
成化十二年(1476年),有黑眚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明宪宗心中很讨厌这件事,急于想了解外面的事情。汪直为人狡猾聪明,明宪宗于是令他改换服装,带一两名校尉秘密出去侦察。人们都不知道,只有都御史王越与他相交甚欢。 汪直将所见所闻,全部报告明宪宗,明宪宗大悦。
掌管西厂
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明宪宗建立西厂,由汪直统领,钦定校尉人数多于东厂一倍。二月,已故少保杨荣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华与其父杨泰暴横乡里,惨害人命,被仇家所举报,于是入京行贿,被汪直所发觉,关进西厂监狱严刑拷问,并牵连多位大臣,一时西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五月,内阁首辅商辂等人上疏,言西厂“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并联合六部九卿请罢西厂。明宪宗无奈同意,令汪直回御马监。一月后,西厂得到机会重开,内阁首辅商辂等人辞职。
同年,南京镇监覃力朋上京进贡后回去,用一百艘船只载运私盐,骚扰所过州县。武城县典史责问他,反倒被覃力朋击打,牙齿被打断,另有一人被射杀。汪直查访得知,报告给明宪宗,结果覃力朋被逮捕,判处斩刑。覃力朋后来侥幸得免,而明宪宗通过此事认为汪直能探知奸情,便更加宠爱他。汪直于是任用锦衣卫百户韦瑛作为心腹,屡兴大狱。
同年,商辂弹劾西厂奏章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在外监军时期怀恩评价“直年少喜功”,按古代标准符合这个条件的,再以入宫时间推算,应该是提督西厂时候只有十五六岁,被贬南京时候二十出头。
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月,建州女真犯边,汪直欲前去招抚,为司礼监掌印怀恩、大学士万安等人所阻。五月,汪直奏请开设武举,设科乡试、会试、殿试,欲悉如进士恩例,诏命试行数年,俟有成效。六月,宪宗令汪直领通事百户王英往辽东处置边务,并赐汪直敕曰遇事可便宜行事。
平定祸乱
成化十五年(1479年),汪直偏信辽东巡抚陈钺言,下兵部侍郎马文升于锦衣卫狱,后谪戍重庆,至此汪直威势倾天下。建州女真首领伏当加声言要犯边,宪宗令汪直监军,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官,陈钺提督军务前去征讨建州三卫。汪直先是招诱了郎秀等四十人组成的入贡使团,将他们秘密械送京师。而建州之役的具体过程,由于清朝对此过多隐晦,难以找到详细资料。《彰瘅录》记载,明军先派鸿胪典礼官诱开了城门,继而官校突然杀出夺取城门,女真人不意大军突至,多被杀戮。录平建州功,封朱永为保国公,陈钺升为右都御史,汪直加食米三十六石,后总督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专掌于内臣之先河。
成化十六年,鞑靼派军进入河套,宪宗令汪直监军,兵部尚书王越提督军务,保国公朱永为总兵前去御虏。王越说服汪直奏请朱永率大军从南路走,自己与汪直沿边境往榆林。后探知蒙古王庭在威宁海,于是尽调大同宣府两镇精兵两万,昼伏夜行二十七日至猫儿庄。时天降大风雪,王越汪直率精骑连夜奔袭至威宁海,敌寇犹未发觉,明军纵兵掩杀,获大胜。达延汗巴图蒙克(小王子)仅以身逃,达延汗的妻子,蒙古传奇女英雄满都海战死。此役后,王越功封威宁伯,成为明朝仅有的三位以战功封伯的文臣之一,汪直加食米四十八石。
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军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胜。论大同功加汪直食米三百石。太监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以年十二石为一级,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创有明一朝纪录。七月,宪宗命汪直总督军务,威宁伯王越佩平胡将军印充总兵官,统京军精锐征剿鞑靼,并赐制敕曰各地镇守、总兵、巡抚俱受其节制,有不遵号令者可先以军法处治,然后奏闻。虏退,汪直王越请班师,宪宗不允。
成化十八年,宪宗任命汪直为大同镇守太监,而召还京营官兵。三月,汪直既在大同不得还,言官纷纷上疏奏其办事苛察纷扰,内阁首辅万安上疏请罢西厂,宪宗同意,中外欣然。六月,虏寇入延绥,汪直王越分兵抵御,获大胜,汪直加食米二十四石。八月,万安等人担心王越有智计,恐诱汪直求复进,于是奏请王越与延绥守将许宁换防。同月,汪直上奏弹劾副总兵朱鉴等人玩忽职守,以致虏寇入境杀三十四人而去。朱鉴被逮至京师下狱,法司论罪坐斩,后免死。
成化十九年,五月,汪直上奏,左参将卢钦、右监丞杨雄等人不能御虏,以致敌寇多次入境杀掠人畜,又隐匿不报,论法当究问,并自劾不能节制之罪。诏命将卢钦、杨雄一起执来京师,汪直误事,暂记其罪。同月,镇守大同太监汪直驰书上奏,有自虏中逃回的人传报鞑靼可汗小王子打算纠结大军来犯,恐寡不敌众,请求令旧日所统的京军头目赶赴支援,兵部不允。六月,巡抚郭镗上奏,汪直与总兵官许宁共事以来,互生嫌隙,不相和协,并列举了近乎胡闹的五件事为证,表明两人基本上是水火不容。鞑靼大军转瞬即至,恐会败事,于是宪宗调汪直于南京御马监。八月,降南京御马监太监汪直为奉御(六品),除威宁伯王越名,安置安陆州,革南京工部尚书戴缙、锦衣卫带俸指挥吴绶职,俱原籍为民。九月,右都御史李裕等奏,汪直获罪,犹有未满者,希望把被汪直排挤的官员们官复原职并赐召还。宪宗以事已处分,李裕等烦扰,而且有的人不是汪直诬陷的为由,命锦衣卫把领头的御史下狱拘问,并停了都察院右都御史李裕、右副都御史屠滽俸禄半年。
成化二十年,大同败仗泄露,宪宗大怒,命锦衣卫执大同总兵许宁、巡抚郭镗、镇守太监蔡新于午门前门,后免了他们的死罪,改为各降官六级,永不起用。汪直走后,许宁等人消极抵御,后又中了小王子的诱兵之计,明军死伤数千人,差点丢掉了大同。朝中当路者都知道败在不该调走汪直王越,害怕宪宗责怪,只推说是因为调兵未集,与满朝科道官一起把败仗瞒了下来。直到一年后,终究人心不平,才有人将实情报给了宪宗。
后来史书上就少关于汪直的记载了,只有零星提到。弘治元年,南京户部员外郎周从时上奏说应追究前朝遗奸汪直、钱能等人,抄其家以济边用,孝宗以奏疏格式不对为由将周从时下狱不久又放出,原来请的事也不了了之。弘治十一年左右,孝宗召回汪直、梁芳等人,满朝哗然,吏部员外张彩愤而弃官。
人物经历
开启西厂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京城里发生一起“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跟着,又有道士李子龙,勾结宫中太监鲍石、郑忠敬,潜入大内,在万岁山上窥视皇宫,图谋不轨。后来李子龙被锦衣卫捕杀。但是宪宗皇帝则因为这件事情,郁郁不乐。善于猜测帝王心意的汪直,就引宪宗易服外出,寻欢逐乐,因此得到宪宗的好感。到了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间,宪宗因“锐意欲知外事”,就设置了“西厂”,命令汪直侦察刺探朝廷及地方事物。又从锦衣卫的官员、小校中,选出善于刺探情报的人员共计一百多名,在灵济宫前,另外设置厂司。因为早在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就设立过“东厂”,专门刺探弄奸不轨的事情,所以宪宗设立的机构就叫“西厂”,目的是想与“东厂”有所区别,并使它们互相争竞。
人物评价
谈迁:神龙不可脱于渊,猛兽不可脱于林,势使之然也。人主生长深宫,日与宦竖习,盗威福,伺怒喜,因其近幸,外庭毋得闻焉。伏生狎,狎生奸,至于奸而国始蠹矣。汪直年少,矜宠悻功,越在边陲,久离宫掖。彼内臣纷纷者何限?各思乘间而出其右。耳目渐移,颦笑互中,虽有异眷,岂能要其终哉?直之外镇也,直自失计耳。向使归自辽左,戢影禁中,天门沈沈,畴得而窥之。虽然,直而内也,又不止南谪矣。迟发则祸逾重,直之失计,或直之厚幸耳。(《国榷.卷三十九》)
郑晓:威宁出塞,俘馘甚多,自永乐以来,唯此夺其气,一时君臣忌功,百方诬讪,皆非实事也,汪直自敬惮威宁,威宁不峻拒之,亦未为过。后人以威宁比陈钺,何其忍也?(《国榷.卷三十九》)
查继佐:伪直倾半天下,真直如何?直亦知何以伪直乎?即帝亦知何以伪直,而天下无敢以福为伪乎?阿丑之戏,为直也,伪也,伪直却真也,而帝弗罪,直亦弗罪,丑以为讽,帝以为谐,乐谐而讽无罪,故曰,爱憎惟帝意。(《罪惟录.汪直传》)
查继佐:持之者非其人耳。二斧故能批贼,曰:非二钺无能为。或曰:匪直,二钺无能为。此时直权无不可,故借一麾而万里靡伏,抗直而能坐制塞外者,无之矣。(《罪惟录.王越传》)
轶事典故
杨继宗
嘉兴知府杨继宗非常廉洁,有次进京入觐,汪直想去拜见他,杨继宗却不见。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孰廉?”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九年秩满后,杨继宗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按察使(正三品)。杨继宗在浙江曾经数次得罪中官张庆。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多次在宪宗面前说杨继宗的坏话。宪宗反问:“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张敏吓得赶紧给张庆写信说:“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载于《明史.杨继宗传》)
都御史杨继宗的母亲去世,归乡丁忧,汪直仰慕杨继宗的名声,前去吊唁。杨继宗穿着丧服居于坟所,汪直步行到坟前,拜起后,用手捋着杨继宗的胡须说:“比闻杨继宗名,今貌乃尔。”杨继宗说:“继宗貌陋,但亏体辱亲,未之敢也。”汪直不再敢说话。
假汪直
据史料记载,冒充汪直的是个江西人,叫杨福。杨福曾经在崇王府内使手下为奴,跟随这个内使到了京城,后又因事背逃了回去。经过南京时,遇到了一个旧识,这名旧识说杨福长得像汪直。于是杨福就假扮成汪直,那个旧识就充当校尉先导。两人从芜湖县搭乘驿传南下,经历常州、苏州,又从杭州到绍兴、宁波诸府,所到之处官府皆争先恐后奉承,连市舶司的内官也相信了他们,闻而畏之。老百姓听说汪直来了,很多拿着讼词前来诉冤,这假汪直居然也会去为他们审理。“行骗两人组”到台州、温州、处州及建宁、延平的时候还操练兵马、视察粮库以张威势。汪直不收贿赂,天下皆知,两人所过之处“汪直”假廉以取信,却由这个假校尉大肆收赃,所得甚丰。到了福州,假汪直又称有敕旨,自三司官而下全部小心迎候,小官忤逆“汪直”意者会当即拖出去杖责。这么威风的两人最后居然因为没有符验被福州镇守太监卢胜察觉,终于真相大白,朝野轰动,最后以杨福被问斩结束。
纱帽
汪直每次有事出差,所经过的郡县,县令长官全部都膝行伺候,稍微不顺汪直的意,就会被问:“尔头上纱帽谁家的?”有一次,汪直经过沛县,也用这句话问县令,县令回答说:“某纱帽用白银三钱,在铁匠胡同买的。”汪直哈哈大笑,不再与县令计较。
赞秦纮
汪直每次奉命巡边,声势赫赫,其他巡抚官全部对汪直卑躬屈膝,唯恐礼数不周,只有河南巡抚秦纮偏偏与汪直分庭抗礼,汪直反而对秦纮恭谨相待。秦纮却不买账,又密奏汪直所带旗校过多,骚扰郡县,汪直并不知情。汪直回京后,宪宗问汪直:“各抚臣贤否?”汪直却独推举秦纮既廉洁又有才能。宪宗把秦纮的奏章拿给他看,汪直叩头伏罪,说道:“能疏直,直是以贤之。”宪宗也因此不再怪罪汪直。
不受奉承
巡抚汪霖温恭俭素,不立崖岸,一生平淡无奇,在大理寺任职时也仅仅是循常例做事,按部就班地升职,唯有巡抚京邑时的一件事情让所有人都惊讶了。当时汪直势焰可畏,所经行处守臣极力奉承,唯恐落后。汪直多次到辽海道汪霖部内,汪霖只是以常礼相待。汪直很不高兴,说了些不满意的话,有人把汪直的话告诉了汪霖,汪霖还是待汪直如初,不改其常。汪直见汪霖还像往常一样,反而不生气了。后来再有奉承汪直的反而会碰壁,士大夫们从此都对汪霖刮目相看。(载于《明实录》)
请反记功
成化十六年,兵科给事中孙博上奏说:“东西二厂缉事旗校多毛举细故以中伤大臣。旗校本厮役之徒,大臣则股肱之任,岂旗校可信反有过于大臣?纵使所访皆公,亦非美事。一或失实,所损实多,乞严加禁革。”宪宗颇为不悦。汪直听说孙博的上奏涉及西厂,非常生气,把孙博召来面加诘问。没想到孙博意气风发,侃侃而谈,让汪直大为敬服。于是,汪直向宪宗奏请孙博为西征的记功官,每次出征,必要带上孙博一起前去,众人都为孙博捏了一把汗。孙博刚开始只是假意承顺,威宁海之役后,孙博服了,也上奏赞扬汪直,并且与汪直同功受赏,由给事中(正七品)升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正五品)。(载于《明实录》《国榷》)
戏讽汪直
中官阿丑擅长在皇帝面前演诙谐剧,有一次,阿丑装扮成个醉汉,旁边一人说道:“某某大官来了!”阿丑还是酗骂如故。那人又说:“皇上驾到!”阿丑仍然酒醉。又道:“汪太监来矣!”阿丑一下子酒醒。旁人问道:“天子驾至不惧,而惧汪直,何也?”阿丑说道:“吾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也。” 阿丑扮成汪直的样子,手持双斧踉跄而行,有人上前询问,阿丑说道:“吾将兵,惟仗此两钺耳。”那人又问:“钺何名?”阿丑回答:“王越、陈钺也。”宪宗看后,微笑不语,似有所悟。(载于《明史》等处)
裴泰
成化十九年,因在大同担任镇守太监的汪直与大同总兵许宁不和,宪宗责备汪直许宁不以边寄为重,调汪直为南京御马监太监。当初汪直出使,常常放着好马不骑,自己一个人驾着骡车日夜跑个不停,有司追候不及,动遭棰挞。曾经有一次,定州知州裴泰预先准备好了美食以待,汪直到了之后,仆从个个醉饱,高高兴兴,汪直心下记住了这个裴泰。这次汪直被调,途经曲阳县,有司皆闻风畏避。汪直闲的百无聊赖,困卧公馆中,孤灯荧然。刚好裴泰迎谒上司,经过曲阳,汪直很高兴,向裴泰讨吃的,裴泰拿出随身携带的饮食进献给汪直。汪直似乎忘了自己的处境,把裴泰当成朋友来相待,并且说道:“吾非复前比矣,吾南行,上意犹未可测,明发但得车马备办起程足矣。”裴泰拱手而立,诺诺答应。第二天一大早,裴泰径直驾车而去,声势寂然。(载于《明实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