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说我姜文什么都不是,但唯独不能说我是一个低俗的人。
姜文——一个在圈内被公认的最自恋的导演,在一个采访中他被问到最欣赏的导演有哪些时,他的回答可以说是把嚣张和自恋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答案是谢飞、谢晋以及他自己。
当然姜文本人也是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来支撑自己的回答,姜文可以说为中国影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等多部电影让姜文斩获了国内外无数大奖,但很难想象能把电影拍得那么露骨的姜文,竟然说自己骨子里是自卑的。
原因又从何而来?
01
1963年1月5日,姜文出生在河北唐山,彼时的姜文还不叫这个名字。
很多人都知道姜文姜武是亲兄弟俩,因为长得太像,两个人常常还被误认为是双胞胎。但事实上,这两个人不仅差了六岁,甚至还不是同一个父亲。
姜文的妈妈高阳在生下姜文没几年后,就和姜文的生父离了婚。改嫁给了现任姜洪齐后,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在姜文六岁的时候姜文的弟弟姜武也出生了,至此姜文略有“悲惨”的童年生活就开始了。
在姜文十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全家从唐山搬到了北京的军队大院。
因为父亲是军人的关系,不能经常回家。所以教育姜文姜武两兄弟的担子就落在了姜文妈妈一个人身上。
姜文的妈妈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称得上是极其严格,对于姜文经常是一言不合就开始上手。因为在姜文妈妈眼里,“把老大打好了,老二老三都不会错。”
因此不管兄弟两人谁犯了错,立正挨打的那个人基本都是姜文。
面对妈妈不公平地训斥,姜文从来都是照单全收。即使有时候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但姜文觉得只要妈妈打他了,那肯定就是他闯祸了。
在姜文妈妈这样长期的打骂式教育下,姜文的内心开始变得自卑,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妈妈觉得他是一个听话的小孩。
但姜文这个人又是矛盾的,别看姜文名字里带着一个文字,但姜文却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如果说姜文自卑是母亲长期打压造成的,那么淘气和张狂却是姜文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怎么压也压制不住。
在军区大院里,姜文认识了自己能走上电影这条路的引路人——英达。
住在同一个军区大院的两个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一如姜文自己拍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那般,天天在胡同里乱窜,做一些年少时觉得很酷的事。
对比起家风彪悍的姜文家里,英达的家里可以说是既文艺又显赫。
英达的曾祖父曾经是维新变法的参与者之一,不仅创立了当时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大公报》,还一手建起了辅仁大学,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贡献。
他的祖父和父亲同样也是成绩斐然,祖父英千里在语言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在去世以后,把自己的所有资产全都捐给了教育事业。
他的父亲英若诚在表演领域也有着极高的地位,同时在翻译和话剧的领域也有着不小的成就。
得益于英达的原因,英达的父亲在带着英达去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把姜文一并捎上。姜文和电影的缘分可能就由此结下了。
而真正让姜文和电影结缘的,还是因为英达的一句话。
02
上了高中之后,两个人性格的不同之处就慢慢显露了出来。英达开始逐渐变得稳重,为了考上大学开始努力读书。
而身为玩伴的姜文却并没被好学的英达给感染到,依旧玩得畅快淋漓。
直到两个人高考结束后,英达的努力成果彻底刺激到了贪玩的姜文。
高考过后,英达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大学。而姜文则因为玩心太重,差点成了一个“家里蹲”。
但到底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眼见兄弟的大学梦破碎,讲义气的英达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要不你去当演员得了。”
英达的这一句话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听取了英达建议后的姜文,开始着手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而英达也把兄弟之间的义气发挥到了极致,找来自己的父亲专门为姜文做考前培训。
艺考那天,还是英达骑自行车送姜文去的考场。
而姜文也不负众望,在经过英达父亲的锻炼后,一次性过关,拿下中央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而当他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通知给母亲后,换来的却是母亲的毫不在意。母亲的态度就像是一盆凉水,浇得姜文的心拔凉。
就这样,年少的姜文带着失望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然而进入了大学生活的姜文,依旧改不了贪玩的性格。
姜文所在的80级男生,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姜文更是出了名的恶作剧大王。
经常借着学校里的电话去“骚扰”他人,明明是中戏的学生,却总是打电话到北京电影制片厂。
而安振江和马精武就是那两个被“骚扰”的倒霉蛋。
那个时候的姜文模仿别人就已经相当有一套,他模仿着自己喜欢的男演员赵丹的声音,在电话里把马精武唬得一愣一愣的,自始至终没怀疑过。
不过恶作剧的次数多了,当姜文真的被同学告知有知名导演来找他演戏的时候,姜文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怀疑,生怕是自己这帮损友在给自己下套。
不论同学怎么向他证明,姜文就是不信,还觉得自己聪明得不行。
然而到了宿舍后,“恶贯满盈”的姜文也不可避免地乱了阵脚。原来同学们告诉自己的都是真的,还真是有大导演在宿舍等着自己。
而这个大导演就是后来姜文最欣赏的三位导演的其中一个——谢晋。
见到了姜文本人后,谢晋也不拿腔捏调,直接表明了自己是来找他演自己的新电影《赤壁》的。
只可惜《赤壁》没能拍成,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只能就此作罢。
但谢晋却一直惦记着这个有天赋的小孩,在姜文从中戏毕业后的第二年后,他接到了一封来自谢晋导演的手写信。
信中表明自己要拍电影《芙蓉镇》,想请姜文出演自己新电影的男主角,这可把姜文给感动得,把这封信看了许多遍,甚至还珍藏了起来。
然而让谢晋没想到的是,自己非常看好的姜文,差点毁了自己的这部电影。
03
1986年姜文作为谢晋钦定的男主出演电影《芙蓉镇》,而女主则是已经家喻户晓的刘晓庆。
当时的姜文只不过是一个刚从中戏毕业没多久的毛头小子,但刘晓庆却是出道多年的大前辈了。和这样毫无演戏经验的后辈合作,刘晓庆起初非常不满意。
但谁能想到才不过拍了将近三个月的戏,刘晓庆不仅一改之前的态度,还和姜文走得越来越近,两个人当时的绯闻可以说是轰动了整个娱乐圈。
只因为和姜文在一起的刘晓庆,在当时已经是有夫之妇,两个人却仍然不管不顾地走到了一起。
尽管这件事给电影还有演员本身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对于姜文来说却是一个大机遇。
如果说演员姜文是儿时好友英达给的机缘,那么导演姜文就是由刘晓庆一手造就的。
姜文自己说过:“我做导演,大部分是因为别人的暗示和鼓励。”
这话还真不假,在姜文还是演员的时候,就常常因为想要对剧本“指手画脚”而和导演吵起来。
谢晋导演的《芙蓉镇》也没能逃过姜文的指点,因为不满意原剧本的台词,他就自己上手修改。
即使到了《大太监李莲英》中,这个毛病也没改掉。气得导演跟他开玩笑说:“你导戏,我来给你演。”
而和刘晓庆在一起后,两个人就奔向了法国,开启了同居的日子。
也正是在这期间,刘晓庆不断鼓励着姜文去尝试做一个导演。但姜文却觉得要想当导演,必须先要学习别人的知识和经验。
但刘晓庆却认为,做一个导演才华才是重要的。就这样姜文开始着手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但拍摄电影可不是仅凭一腔孤勇就能拍成的,大量的资金才是能垒砌好一部电影的地基。
但姜文才出道演戏没几年,哪有那么多资金去拍电影,刘晓庆只好把自己能动用的钱全都投资给了姜文的电影。
除此之外,她还求助身边的亲朋好友们,又是借钱又是拉赞助的。这才成就了姜文的第一部电影,也开启了姜文彪悍的电影人生。
而对于刘晓庆对于自己的付出与支持,姜文也从来没有忘记。
2002年,刘晓庆的身份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风光靓丽的明星变成了阶下囚。
一时之间,从前巴不得围绕在身边的人却一个也找不到。只有姜文愿意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倾尽全力去帮助刘晓庆。
结语:
如今的姜文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作为一个演员,姜文演技精湛得令人佩服;作为一个导演,姜文的才华也依旧高得令人望尘莫及。
就像圈内人评价的那样,姜文生来就是电影人,他的成功让姜文这个名字成了中国电影界一个独特的标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