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者,国之干。”尊尚英雄是人类一种最深沉的情感,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这其中,也不乏统一战线英烈的身姿。“统战新语”推出了专栏,刊载系列文章,讲述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中,统一战线英烈人物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和毕生奋斗的崇高精神,共同营造纪念、缅怀、崇尚、学习英烈的浩然正气和浓厚氛围。
马占山(1885-1950),又名马秀芳,祖籍河北丰润,1885年生于吉林怀德。1907年入奉军第六骑兵旅,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黑龙江省陆军步兵第三旅旅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不满蒋介石奉行的不抵抗政策,决心抵御日本侵略者。他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除之,以属我保卫地方之责。”日军打算通过嫩江大桥,向北进犯当时的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进而占领全省。为防止敌军通过大桥,马占山让驻军烧毁嫩江大桥桥面并毁坏3个桥孔。日军阴谋破产后,向嫩江大桥调兵遣将,并以修复江桥为借口,多次挑衅。11月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4000多人,向嫩江大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正式打响。中国军队在嫩江大桥及其附近的大兴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拼杀。马占山调兵遣将,亲临前线指挥,将士们同仇敌忾,在装备落后、没有防空和反坦克武器的不利情况下,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这次战斗,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受到的首次重挫。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惨重。
江桥抗战,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马占山将军“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人格”的精神,奋起抵抗并重创入侵之敌的壮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涨。
1932年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后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同年4月摆脱日军监视,在黑河举兵反正,通电继续抗日,并揭露伪满内幕,出任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总司令。后因遭日满军围攻,退入苏联境内。1933年绕道回国,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6年西安事变期间,马占山赞同中共主张,在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八项主张”通电上率先签字,并利用自己的声望极力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组建骑兵劲旅,鏖战西北疆场,扼守黄河之滨,与日寇苦战。1940年,他再次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抗战胜利后,马占山反对内战,身居北平,称病迟迟不赴东北就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之职。1948年平津战役期间,他拖着病躯积极奔走,多方斡旋,与邓宝珊将军等人,力促傅作义及其部下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并宣布起义,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马占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以其亲身经历联合原国民党军政人员撰文,呼吁赴台人员弃暗投明,共建新中国,为祖国统一竭尽心力。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弥留之际,他给子女留下遗嘱:“我亲眼看见我中国在毛主席和共产党之领导下,全国人民获得解放,新民主主义已顺利实行,人人安居乐业。我生平理想中之新型国家,已建设起来。我虽与世长离,但可安慰于九泉之下。我嘱尔等务须遵照我的遗嘱,在人民政府的英明领导下,诚心诚意去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奋斗到底,实事求是做事为人,不可稍懈。”
统战嬗变
新闻自强
微信号:tongzhanxinyu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