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老婆是谁(“唐僧夫人”陈丽华多有钱:身家数百亿_随手买下北京一条街)_唐僧_身家

在帝都北京城中,最能体现财富和地位的地方是哪?

毗邻天安门广场的长安俱乐部,一定榜上有名。

而这座俱乐部的创建者,即中国第一女首富——陈丽华。

这位出生颐和园,传言是慈禧后人的女富豪,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西游记》中唐长老迟重瑞的妻子。

陈丽华和唐长老迟重瑞的“惊世姻缘”,是从1988年开始的。

彼时,陈丽华已经是名震一方的女富豪,因为热爱京剧,在中国京剧院,邂逅了出生京剧世家,因《西游记》火遍大江南北的迟重瑞。

两人一见如故,在台上能配合着唱一出精彩的戏,在台下可以谈天说地,再加上中间人一撮合,两人就顺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可陈丽华比迟重瑞大了11岁之多,而且还是离异,带着3个孩子的单亲妈妈,闲言碎语很快就找上了他们。

迟重瑞作为艺术家,受不了“吃软饭”、“巴结有钱人”的嘲讽,对自己和陈丽华的感情,萌生了退意。

那个年代,在男女感情中,女性尚处于被动地位。

可陈丽华在商场打拼多年,不仅有着一眼就看出谁真心、谁假意的才略,更有着敢于为了心中所想,主动出击的魄力。

对于迟重瑞,她是一见倾心,而在后来的相处中,她便知道,心动的不只是自己。

但随之而来的闲言碎语,让迟重瑞开始有意躲避自己,陈丽华决定,不管最后能不能携手走下去,她都要为自己争取过,才甘心。

于是她策划了一场聚会,并提前写好一封情书,放在显眼的位置,邀请一群好友,前来做客。

好友中有人“眼尖”地看到了情书,并在众人的起哄下,打开信朗读了起来。

信中,陈丽华深情地表达了对迟重瑞的爱慕之心,还郑重地提出,想要和他相守一生。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迟重瑞明白,陈丽华是放低自己,当众向他求爱,以打破外界那些说他“巴结有钱人”、“傍大款”等谣言。

迟重瑞在感动中,说道:“你大可不必这样,我们相爱就好。”

陈丽华知道,自己的勇敢出击,没有落空,便笑呵呵地回:“人们都说弃车保帅,那我就是来一出舍己救夫。”

两人终于坚定了对彼此的心意,1990年,49岁的陈丽华,大方地携手38岁的迟重瑞,在外界的轰动中,走入了至今依然相守幸福的婚姻。

不得不说,陈丽华能收获世人瞩目又羡慕的姻缘,她不羁于世俗,果敢而利落的心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回顾陈丽华的商业传奇,她能从一个辍学打工的裁缝铺小学徒,成为名震一方的女富豪,也离不开她的这份心性。

1941年,陈丽华出身于颐和园,虽然生于皇城根下,但战乱年代,能吃饱肚子,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她8岁时,战乱结束,新中国成立,家人勉强将她送入学堂,没过几年,家中实在贫困,她便只能辍学,四处打工。

陈丽华进入缝纫社,成为学徒,她不仅聪明机灵,而且吃苦耐劳,没多久就出师,并毫不犹豫地自立门户,用东拼西凑的身家,开了个缝纫店。

她生性豪爽,缝补衣服时和谁都能聊几句,一段时间后,她敏锐地发现,很多人的家中,都有家具需要修理,可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家具修理店。

陈丽华心思活络,在特意了解了一些家具修理的门道之后,她毅然决定,自己来开这个家具修理店。

说干就干,家具修理店营业后,她就对家具方面的生意有所关注。

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城,大多数生意买卖都由国家分配管制,陈丽华虽然没有办法直接加入其中,但她向来不吝学习和了解。

没想到,她在学习和了解中,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家具买卖的商机。

有一次,陈丽华听说很多明清时代的家具,在新时代的相关运动里,被清理出来堆在仓库里,没人要。

此时国家文物鉴定标准不完善,所以这些古董家具在大部分人眼里,只是没有价值的老家具。

陈丽华却在听到消息后,想起自己所了解到的家具市场消息,这些明清时期的家具在内地象征着老旧和封建,可在香港,却是收藏家眼中的古董,颇具价值。

如果能拿下这批暂时没人要的老家具,运到香港去出售,无疑可以挣一大笔,只不过当中的风险,却也不低。

陈丽华几经思考,她知道,做任何事都会有风险,如果此时不拼一把,错过这个机会,自己一定会后悔。

下定了决心后,她便不顾家人的阻拦,果断拿出这些年所攒的积蓄,通过朋友关系,拿下了这批“无人要”的家具。

家人实在难以理解,对她颇有怨言,觉得日子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她却把所有身价,都换了那些个人人嫌弃的老家具。

陈丽华拿下家具后,也无心和家人做过多解释,她忙着筹划,如何把这批家具,运到香港售卖。

后来几经辗转,她终于把这批老家具运到了香港市场,而结果也一如她希望的那样,老家具颇受欢迎,巨大的差价利润,让她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从此,陈丽华继续带着敢闯、敢拼之心,用这桶金,走上了女富豪的奋斗之路。

在香港掘到第一桶金之后,陈丽华又在香港看到了更大的商机。

上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同时香港回归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

很多英资公司,都在撤离香港,很多香港富豪,也在仓皇移民,导致香港的经济,陷入低迷。

经济学中认为,真正有眼光的投资人,总会在一路下跌的行情中,看到商机。

陈丽华就是这样的投资人。

她从北京去到香港,深知香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香港的回归已成定局,而此时的经济低迷,国家不会袖手旁观。

于是她看准这一时机,在人人撤离的情况下,押上身家,挑选了几块土地囤起来,开始进军房地产。

《商旅生涯不是梦》中说:“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

从拿下古董家具到囤地进军房地产,陈丽华的眼光,不可谓不独到。

经济危机之后,香港经济果然很快就回归正轨,陈丽华所囤的地,价值翻了几番,她的身价,霎时便水涨船高。

之后,她又以同样的魄力,在比利时,看准时机,将12幢别墅低价买入,高价售出,当初那个裁缝小学徒,华丽转身,成为了白手起家的女富豪。

1988年,陈丽华在香港,创建了富华国际集团,眼看内地经济发展趋势大好,便以香港商人的身份,回到了北京。

那时候,内地的地产行业,刚刚萌芽,陈丽华向来眼光独到,在大部分投资商都还畏缩不前时,她阔绰地斥资5亿,拿下了天安门广场附近的部分地皮。

日后赫赫有名的长安大厦,就此即将诞生。

不过拿下地之后,因为马上要举办亚运会,很多土地审批,被迫暂停,而且这一停,就是4年之久。

数亿钱被套在里面,往后的发展又不清不楚,似乎这一次的风险,比陈丽华此前押上身家的任何一次投资,都更大。

身边大部分人,都劝她把地皮赶快转手,能少损失一点是一点。

陈丽华却不言不语,内心始终坚信,地皮审批不下来只是暂时的,中国往后的发展趋势,只会越来越好,而皇城根下的土地价值,绝对值得她等待和冒险。

她在众人或焦虑或看戏的眼中,不急不忙地等待着手续审批,过程中还邂逅了迟重瑞,恋爱结婚一气呵成。

1992年,土地审批的所有手续都办妥,她亲自带着工人,第一时间投入到了长安大厦的兴建中。

大厦建成后,陈丽华早已有了新的盘算,一个普通的地产开发商所能有的发展,她无疑已经实现了。

接下来,她的商业蓝图,应该进一步向上扩大。

于是,她在自己兴建的长安大厦上,创办了一个富豪圈的顶级俱乐部——长安俱乐部。

该俱乐部自1996年成立之后,就成为了各个国家排得上名号的富人,显示身份和扩宽自己人脉圈的重要之地,为此很多有钱人,都以有一张该俱乐部的会员卡为荣。

通过俱乐部的影响力,陈丽华的富华国际集团,资源越来越丰富,声望不断攀升,而她本人也一跃成为,北京地产金字塔端的顶尖人物。

在长安街之外,陈丽华还拿下了王府井附近,多处令人眼红的好地皮。

尤其是金宝街,现如今,顶级会所、豪华酒店、购物中心等高端消费场所林立,被认为是全国最牛的豪车一条街。

但金宝街在改造之前,有2500多普通市民,居住于此,房屋大多是老破小。

拆迁改造的工作并不简单,尤其是对这上千市民的安置,当时劝退了很多投资商。

但陈丽华从不知“难”和“怕”,一挥手拿下这条街之后,仅仅用了28天,就高效率解决了居民拆迁的工作。

圈内人不可置信,纷纷向她取经,她说秘诀只有一个:“钱吃亏,人不能吃亏。”

她豪爽地满足了拆迁户们的诉求,拆迁户们便配合地尽早搬迁,让街区的改造早日进入正轨。

满足拆迁户的要求,看似自己会吃亏,可只有拆迁户配合,她才能更有效率地赚更多的钱。

2008年,金宝街改造竣工,陈丽华的商业帝国越发如虎添翼,让她稳稳当当地坐上了中国第一女首富的宝座。

此后,没有人不佩服陈丽华的魄力,那是一份男儿都少有的远见卓识。

2012年,陈丽华上榜《时代》周刊中,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榜。

该周刊评价她时,写道:陈丽华的成功,是源于她对人的理解、对教育和艺术的奉献以及投身慈善事业。

在商业帝国中,大杀四方的女王,也是在国家发展中,努力反哺的商者。

1998年,湖北爆发洪灾,陈丽华立刻向灾区捐赠了物资,并出资数百万支援赈灾;

2010年玉树大地震,她也第一时间捐款捐物;

2021年河南洪灾,80岁高龄的她,携手迟重瑞,捐款千万……

此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陈丽华就数年如一日,一直资助着教育、体育、公安等事业的发展。

而这些,她从未有过宣扬。

她唯一宣扬过的,是她为故宫所建的紫檀博物馆。

陈丽华曾在采访中说过:“我虽然是一个商人,但我所有的资金,应该放在紫檀上留给国家,人生不做点事,等于白来。”

早在1999年,陈丽华就拿出2亿元,在北京建造了世界上唯一一座紫檀博物馆。

这一次,她并不是奔着赚钱的目的去投资的。

一方面,丈夫迟重瑞对紫檀颇感兴趣;另一方面,陈丽华出生于颐和园,对紫檀旧物,怀有很深的感情。

于是她建这个博物馆,由迟重瑞为副馆长,不仅创建了夫妻共同事业,还能满足心中,对儿时旧物的怀念。

而这份怀念,也是她想做出的,对祖国的回报。

2008年,陈丽华提出,用紫檀和阴沉木,按照1:10比例,将老北京“内九外七”16座老城门复原。

为此,她和迟重瑞,亲自远赴缅甸、印度丛林买紫檀,途中还遭遇了马蜂的追逐和蟒蛇的围困,夫妻二人却从未有过退缩。

辛苦准备好材料,老城门没有样纸,陈丽华又和工人们日夜讨论,校对图纸,用10年的时间和心血,完成了这项并不能变现的“大工程”。

当复原的老城门展出时,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都惊叹不已,感叹道,世人都知道陈丽华会赚钱,却不知她竟还能造出,被时光摧毁的旧物。

此后,陈丽华拿到了进出故宫仓库的批条,将故宫的木器,几乎都复制了一遍。

那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数百件紫檀家具,让原本在岁月里日渐老去的国粹精华,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焕发光彩。

随着紫檀博物馆名声越来越响,陈丽华公开强调,中国紫檀博物馆不是自己的,是属于故宫的。

就如她所言,人生不做点事,等于白来。

她凭着自己的机敏和果敢,从一介辍学学徒,翻身成为白手起家的首富;又迎着世俗的蜚短流长,无惧出击,赢得了国王、仙女、妖精都觊觎的“唐长老”之爱;荣华加身归来,她又毫不犹豫地解囊,将心中的艺术,奉献给历史。

陈丽华总说,做生意,要站得高,看得远。

她的传奇人生亦是如此,无论何时,她总能抓住时机,敢闯,敢拼,敢付出。

而她用一个“敢”字书写的传奇,至今仍然在继续。

. END .

【文|紫尘静雪 】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