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是故宫的一部分吗(你知道天安门在古代的作用吗)_天安门_故宫_天安

来北京游玩的小伙伴们大多会选择故宫和天安门作为必到之处,可你有可能不知,其实天安门在古代也是故宫的一部分,是天子居住的皇城的正门。在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时,午门才变成了现在故宫的入口。

来北京游玩的小伙伴们大多会选择故宫和天安门作为必到之处,可你有可能不知,其实天安门在古代也是故宫的一部分,是天子居住的皇城的正门。

在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时,午门才变成了现在故宫的入口。

天安门在明朝叫奉天门,蕴含着承天启运,护佑江山,永葆万年的美好愿望。

直到顺治八年(1651)重建后,才更名为天安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

天安门在古代的作用

除了作为皇城的正门外,天安门还是皇帝宣诏的地方。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皇帝要颁发诏书,都会在天安门上进行,有一种真龙天子,奉天宣召的威严。

当国家举行重大庆典时,皇帝就会在天安门上举行庄严的宣召仪式。

清朝,宣读诏书的官员,会先读满文诏书,之后再读汉文。官员则整齐地跪在金水桥南听诏。

待诏书宣读完毕后,会将其放在一个檀木匣子内,从天安门正中堞口处翩然飘下。

礼部的官员会在天安门下接着,接到后,按礼制将其带回礼部,并恭镌诏书,分发颁行到各省。

天安门前的特色建筑

大家在走到天安门外时,会看到金水河上跨有7座汉白玉金水桥。桥南,东西各有一只石狮子,前边各有华表一座。

天安门前的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这华表。华表起源于古代的“诽谤木”,立在门前是鼓励人们各抒己见、进谏申冤的意思。华表在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不过方向正好相反。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华表的顶端,端坐着一只神兽,它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叫做犼。也有一个别称,西北的叫“望君出”,西南的叫“望君归”。

同时,犼的身上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如果皇帝在外游玩,一时间忘情,不管朝政,不回宫,它就呼唤皇帝尽快回宫,天下还有很多大事等着他处理决断呢!

如果皇帝天天徘徊于深宫之中,不了解外界的情形,那么它就呼唤皇帝不要久居宫中,而是要出去巡视,多多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的疾苦!

可以说,是一只为皇帝操碎了心的“忠臣”。

古代天安门的几次重修

天安门初建于明永乐15年(1417),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叫承天门。

修成后于天顺元年(1457)惨遭雷火,在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重建,将牌楼重建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

不过,在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承天门再一次被毁。

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将其再一次重建,将其建成一座城楼,并正式更名为天安门。重建后,天安门在1688和1952年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维修工作。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天安门,是建国后1970年重建后的样子,重建后,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