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马斯洛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1908年4月1日生于纽约,1970年6月8日卒于马萨诸塞州的沃尔瑟姆市。
1934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并任讲师。
1935年去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1951年任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进行研究。
于50年代中期召开“人类价值新知识”讨论会,影响甚大;于60年代初建立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该学会后来归并为美国心理学会第32分会。
他曾于1967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早在30年代,马斯洛已初步认识到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这三者本质的联系。
他的观点曾受格式塔心理学,K.戈尔德施泰因的机体论以及A.阿德勒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
在他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个别》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理论酝酿过程和基本观点。
他的最著名的理论是需要层次论和动机层级说(见人本主义心理学)。
他认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就是自我实现,也就是人的价值的完满实现。
他从生物进化论和比较心理学方面探讨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需要都具有类本能性质,是由人的潜能决定的。
马斯洛为自我实现者列出若干人格特征,认为这些人是成熟的、健康的范型,能充分发挥其能力和特长。
他在这些特征中,特别强调高峰体验的概念,认为高峰体验本身是一种同一性的感受,人在此时有一种返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
他深信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可能是一种“超人的心理学”。
他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的。
他的主要著作还有《科学心理学》(1966)、《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1)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