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越灭吴之战是春秋末期,位居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包含了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迫使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吴国和越国是地处长江下游一带的两个诸侯国。公元前514年,阖闾登上吴国王位,任用逃亡到吴国的楚国贵族伍子胥和齐国人孙武。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
公元前506年,阖闾率军攻楚。次年春天,越王允常趁吴国国内空虚,出兵袭击吴都姑苏。吴王阖闾撤兵回救,允常自知力不能敌,在大掠之后主动撤兵。公元前496年,允常病逝,儿子勾践继位。对于吴王阖闾来说,认为这是一个趁势进攻越国的机会,于是发起了槜李之战。但是,在这场战役中,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击败,并深受重创。在去世之前,吴王阖闾告诉自己的儿子夫差,一定不能忘记讨伐越国。
自吴王阖庐战死,夫差即发誓为父报仇。他派人站在庭中,每逢他出入,那人就对他说:“夫差。而忘越王之杀尔父乎?”夫差回答说:“不敢忘”吴日夜练兵,准备报复越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勾践卧薪尝胆之前,吴王夫差已经上演了类似的情节了。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说夫差日夜练兵,准备伐越,想先发制人,趁吴兵未出,抢先伐吴。大夫范蠡劝谏,勾践不听,遂兴兵伐吴,从而发起了夫椒之战。此战,吴王夫差在夫椒山击溃越国军队,迫使越国屈服于吴国,越王勾践作为战俘前往吴国侍奉吴王3年。夫椒之战奠定了吴国的霸业,但吴王夫差听信小人之言,放赦了勾践,还与越国通好。虽然此后吴国出击齐国大获全胜,但也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勾践回到越国后,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国强盛起来。与此相对应的是,吴国在降服越国以后,开始向中原地区扩张势力。公元前489年,吴国进攻陈国,次年攻鲁。公元前484年,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联合鲁国进攻齐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吴王夫差在没有彻底消灭越国的基础上,就开始穷兵黩武,这无疑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命王子地、王孙弥庸辅佐太子友守国,自己亲率国内精兵北上,与晋在黄池争盟。对于越王勾践来说,终于等到了讨伐吴国的机会。于是,他兵分两路进攻吴国:一路由范蠡、舌庸统帅,循海而逆入淮河,以断绝吴兵归路。另一路由勾践亲自统帅,逆吴江而上,攻击吴都姑苏。
公元前482年6月,越军大败吴军,俘虏吴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紧接着,越军攻入吴都,焚毁姑苏台,尽获吴国大舟。吴派人向夫差报告国内败讯。夫差为防止此事泄露,在帐幕中连杀七名使者灭口。公元前482年7月,吴军回国后,因都城已失,士卒疲惫,无力再战,就派太宰伯嚭向越求和。勾践见吴军主力尚存,遂与吴国媾和后班师。
到了公元前478年,勾践率越军大举攻吴,吴王夫差则率军到笠泽江抵御。吴在江北,越在江南,两军夹江水布阵。在这场战役中,越军突袭吴军,吴军大乱,于是溃败。吴军三战三败,退保吴都。吴国大片土地落入越国之手。因为吴国的整体实力比较强大,所以,越王勾践在消灭吴国的过程中,没有想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这无疑是越国能够最终吞并吴国的重要原因。
最后,公元前475年,经过更加充分的准备之后,勾践倾全国之力,发动灭吴战争。在这场战役中,越军包围吴国三年,吴军不战自溃。吴王仅率亲近卫士与大臣,突围西上姑苏台,派王孙雒向勾践请和。在这个时候,勾践不忍心灭吴,准备答应媾和,毕竟,吴王夫差也曾放过勾践一马,这导致勾践动了恻隐之心。但是,范蠡谏阻勾践说:“今君王不断,其忘会稽之事乎?”勾践醒悟,拒绝吴国的求和。
在此基础上,范蠡率领越国大军攻下姑苏之宫,俘获吴王夫差。勾践要把夫差送到甬东,赐给夫妇三百人,以奉养天年。对此,吴王夫差叹息说:”孤老矣,焉能事君?“随即自杀,这意味着吴国灭亡。总的来说,勾践灭吴后,尽并吴国土地,乃率军北渡淮河,在铜山会见晋、齐等诸侯,并遣使致贡于周天子。周元王派使者赐勾践祭肉,命他为侯伯。勾践把吴国侵占陈、宋的土地归还两国,把淮河上游的土地送给鲁国,把泗水以东的五百里土地送给楚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