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因此,其身边聚集了不少谋士,他们凭借其出色的才干为曹操集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这些谋士,大多结局都不好。
曹操的谋士,大致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陈宫、鲍信。
他们对曹操入主兖州,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很快就退出。
第二代:荀彧、荀攸、戏志才、程昱、郭嘉。
曹操入东郡后,荀彧从袁绍处跳槽而来。
随后,荀彧先后推荐了戏志才、郭嘉,加上曹操入主兖州后加入的程昱,构成了第二代谋士群体。
这代谋士,在曹操击败吕布、袁绍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大约从赤壁之战前后开始,由于各种原因,这代谋士对重大问题的献策渐少。
第三代:贾诩、刘晔、司马懿。
199年,贾诩随张绣加入曹操集团,同年,刘晔从刘勋处来投。
2年后,201年,司马懿加入曹操集团。
不过,在赤壁之战前,他们在重大问题上献策不多。
赤壁之前后,贾诩、刘晔、司马懿,在重大问题上的献策渐多,如贾诩离间马超韩遂,刘晔献策取汉中,刘晔、司马懿建议取汉中后急攻西川,司马懿献策联合孙权袭关羽等,都是经典谋划。
曹操谋士众多,但以上10人,是其中最为活跃,贡献最多的。
然而,这10人,大多数结局悲惨。
陈宫大约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了。
陈宫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入主兖州的主张,并亲自展开工作,一力促成了曹操入主兖州。
然而,在曹操东征陶谦期间,陈宫却背叛曹操,引吕布入兖州。
此后,陈宫就跟随吕布,长期与曹操敌对。
曹操讨灭吕布后,陈宫被俘。
陈宫拒绝了曹操的招降,最终,在曹操的哭泣相送下,被斩。
严格来说, 鲍信甚至不算是曹操的属下。身为济北相的他,其实好歹算是“一路诸侯”
这里之所以把他纳入曹操集团谋士之列,一是因为鲍信实在太支持曹操了,与曹操的属下没有什么两样,二是因为鲍信,对曹操创业初期有着近乎决定性的贡献。
曹操的创业规划,就是鲍信提出的:规大河之南。
正是鲍信之谋,使“太祖善之”,曹操才开始入东郡,开始创业之路。
此后,又是鲍信与陈宫一起,一起促成了曹操入主兖州。
而且,曹操与青州黄巾交战的总体战略,执行的正是鲍信当初给刘岱提的战略。
最后,鲍信是为保护曹操而战死的。
曹操试图设伏挑击青州黄巾于寿张。结果,步兵大队未至,曹操、鲍信所率千余人就与敌军遭遇,很快就被围困。
鲍信奋力死战,掩护曹操,最后战死。
荀彧对曹操的贡献,咱们就不多啰嗦了。
208年,征刘表,荀彧献策”可显出宛、叶,轻兵间行,出其不意“,最终迫降敌人,”果如彧计。
这也是荀彧最后一次献出重大计策了,此后,史未见荀彧的重大献策。
荀彧心怀汉室,对曹操称公、加九锡坚决反对。
最终,荀彧忧虑而死。的一种方式,因此,也有说法荀彧是被曹操逼死的)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但年龄却比荀彧大六岁。
荀攸结局比荀彧好,他是在从征孙权的路上去世的。
当然,荀攸也有件遗憾之事。
荀攸之谋,多密谋,不为人知。
荀攸前后奇谋十二策,只有他的好朋友钟繇知道。钟繇曾努力编纂这些计策,但还没有整理完就去世了。
于是,“遂使攸从征机策之谋不传於世”
当然,人生哪得十全十美,荀攸的结局,总体上算不错的。
戏志才,是荀彧最早推荐的智谋之士。
戏志才智谋出众,深得曹操欣赏。
只是,戏志才很快就去世了。
戏志才死,曹操说自己“莫可与计者”,要求荀彧再找人才来。
最终,只有郭嘉,才能让曹操再找到“可与计者”
郭嘉这种“顶流”的事迹就不多啰嗦了。
38岁就去世了,实在可惜。
郭嘉不死,后面的历史或许有很大不同吧···
郭嘉早卒,既是他本人的遗憾,也是历史的遗憾。
不过,曹操在世时,程昱的日子过得比较曲折。
程昱性格不好,常与人不和,因此常常受到诬陷。
或许与此有关,曹操在世时,程昱始终不得封侯。
有人认为,这是当年兖州之战最困难的时候,程昱为曹操搞军粮,“杂以人肉脯”的原因。
不过,曹丕继位后,还是给程昱封侯了,甚至要他做三公。
程昱,中间曲折,解决还是很好的。
刘晔,是曹操后期、曹丕时期最活跃的谋士。
劝曹操得汉中后立刻攻西川,劝曹丕趁吴蜀开战伐吴,这都是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势的策略,可惜曹操、曹丕都没有采纳。
从曹操后期开始,刘晔一直很得宠幸。
曹睿继位后,刘晔原本也很得宠幸。
但是,很快,其巧妙奉迎的特点被曹睿看穿,曹睿由此疏远了他。
“晔遂发狂···以忧死”
贾诩的结局也是很好的,位列三公,七十七岁才去世。
当然,中间有些年,贾诩也是比较抑郁的。
为了避免曹操的猜忌,贾诩一度闭门不出,不与人交往数年,子女通婚也不与权贵相交。
不过,贾诩这个结局,确实是很完美了。
司马懿的事情恐怕更不必说了。
三国历史的最终赢家,这个结局谁也比不了。
总计下来,曹操这最重要的10谋士,结局如下。
结局不佳者6人,超过半数。
能做曹操的顶级谋士,都是顶尖聪明的人。
然而,即便是顶尖聪明的人,也有很大概率遇到不大如意的结局。而即便是结局看起来不错者,也都有艰难时刻或人生遗憾。
作为普通人,如果遇到不如意的处境,就更不必怨天尤人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