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彬:日本借机走上“进攻性道路”_日本_防卫_日美

日本政府内阁会议2月28日通过了日本与英国、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互惠准入协定》。该协定将分别简化日本与英国、日本与澳大利亚联合军演期间,人员装备弹药等相关入境方面的手续。协定的相关条约和法案将在日本国会期间进行审议。

就在此前一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日本计划从美方购入400枚“战斧”巡航导弹,作为保有反击能力(攻击敌方基地能力)的装备使用。这批采购的美制“战斧”巡航导弹预计将在2026年度起列装自卫队。

从近期一系列动作来看,日本已经在军事上完全放弃“防卫性”战略,走上“进攻性道路”。这一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被《日刊现代》称为日本“太上皇”的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不久前在自己赴任一周年时面对媒体表示,美日同盟已经从一个“守势同盟”,变成“攻势同盟”。显然,这个逻辑关系是,美国如今因为地缘战略需要希望日本具备攻击性军事能力,而日本则借着这种需要,大踏步地迈向军事“正常化”。

美日实际上早就开始酝酿这一“变化”。伊曼纽尔去年上任美国驻日大使时,俄乌冲突还没有爆发。可是,一到日本,他“第一炮”就打向日俄和平条约的相关谈判,强调“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的主权是日本的,并支持日本收回全部“北方四岛”。其完全无视日俄双边迄今为止的和平努力,咄咄逼人之势在一年之后仍是令人印象深刻。在安倍晋三执政时期,日本政府的一条底线是不批评俄总统普京,安倍晋三则希望通过达成日俄和平条约,拿回“北方四岛”中的一个岛或两个岛。但是,如今的岸田文雄政府俨然已经对美一边倒了,俄乌冲突一周年后,岸田政府虽然还是嘴上说着要努力与俄签订和平条约,但比起八面玲珑的安倍政权,岸田的外交内政都被周边国家认为“言行不一”,或许只有美国现在对日本还算满意。

去年岁末,岸田政府没有通过国会而是以“内阁决议”出台了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等日本“安保三文件”。“安保三文件”中载明,日本将发展可对敌方导弹基地发起直接攻击的“反击能力”,并将大幅提升防卫预算,采取多项新举措强化防卫能力。实际上,这令日本战后七十年来的“专守防卫”宪法原则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而引起了日本在野党的批评和国民的反对。原本在日式“军产媒复合体”的情绪操纵下,支持防卫费增加、支持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民意过了半数,但军费的倍增和增税计划毫无疑问地遭到了大多数国民的反对。民意直截了当,要增加军费就应该砍其他的政府预算,增税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针对此事,日本舆论界流传一个消息,即对从2023年度开始实施的《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中期防)中未来五年的防卫费总额,日本财务省原本准备了35万亿日元,而日本防卫省方面则要求48万亿日元。岸田文雄最初是倾向于支持财务省的意见,但在美驻日使馆介入后,岸田内阁最终决定将总额提高到43万亿日元(约合3142亿美元)。美方为何要介入呢?因为日本提升防卫费,就能保证更多的钱直接流向美国军工复合体。比如,这次购买400枚“战斧”导弹,日本政府在2023年度预算案中编制的“战斧”导弹采购费就达到2113亿日元。而且,美国的意见让日本自民党内那些反对的议员迅速“鸦雀无声”了。

在小泉纯一郎执政以前,日本主流还是坚持“日美安保”,因为即使美国受攻击日本一没义务二没能力参战,所以“日美安保”符合实际。但在小泉“新自由主义”的操作下,日本寻求国际影响力和军事能力的提升,“日美安保”渐渐成了“日美同盟”。如今,在自民党和美国的共同推动下,日美同盟已经变守为攻,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具备了攻击和先发制人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说日本是利用一切机会和借口,为自己提高军事能力、行使武力“松绑”。近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美国炒作 “气球闹剧”后,情况已经不再是自民党内部的鹰派政客要求日本政府放宽自己使用武力的条件,而是日本政府要求自民党探讨如何放宽武力使用条件,以便让自卫队能在最短时间内“攻击气球”。因为,现行自卫队法规定武力使用的条件是“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难时”,而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在国会答辩则称“必要时可用导弹攻击气球”。日本右派媒体人饭田浩次和须田慎一郎就此评论说,“气球事件”中受益最大的是日本,防卫省此后可以对无人机和无人气球等动用武力了。

冲绳国际大学教授前泊博盛不久前在出席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听证会时,就日本政府与美国合作推进防卫预算扩充问题警告说,“这是向战时体制的预算编制迈出了第一步”。(作者是华侨大学客座教授、前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特任教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