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金庸老爷子的诞辰。作为中文武侠世界的重要架构者之一,他为全世界华文读者留下了十几部优秀的武侠小说,以及由此改编而来的众多改编作品。
就像人们总爱关公战秦琼的戏码,讨论起金庸作品,人们也喜欢把风格差异的作品摆在一起,非得比出个“天下第一高手”。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千人千面,这很正常。但就算是同一个人,也经常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选出完全不同的心中最佳。
被奉为经典的三联版金庸系列
如果再算上数不清的改编作品,从影视到游戏,因为形式和载体的不同,我们能得到的答案又有了更多可能。就算只看金庸先生留下的十几部小说,不管是作品主题,剧情脉络,还是主角气质,同样会让人在这些显眼的区别间难以抉择。
可或许正是这些变化,才让我们在不同年纪,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1
前中期的金庸小说,大都在突出着“侠”的概念。
展开全文
作为最初以连载形式写就的通俗小说,让读者能看得下去、看得进去,是作品要做到的基础。所以如人气最高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郭靖和杨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都是“爽文模式”的开局,从背负着家仇出发。复仇永远是最大快人心的主题。
在这样的强情绪下,一些过于依仗巧合的剧情安排,有时就能获得忽视。例如不知为何会成为宇宙中心的牛家村,就会过于巧合地成为江湖各路人马的汇聚地。但在紧张的氛围下,我们往往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为什么他们会来这里”,而是站在主角立场的“坏了,他们来了”。
天降奇遇和贵人,也是主角光环的一部分。读者能代入主角参与他的冒险,能体会他们获得神功的喜悦,但多半体会不到他们苦练神功的辛苦,这在小说中也多是几笔带过的部分。通俗小说的作者,需要理解读者想看什么,一般也不会站在读者意愿的对立面,但这不代表作者不能加入自己想说的。
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就不只是让人大呼痛快的快意恩仇。郭靖和杨过能成为“侠”,都是因为他们的最高目标都在剧情发展下产生了变化。从家仇上升到国恨,人物也在最高目标的变化中,完成了角色的升华。格局打开了,侠自然立住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几部作品里,真实历史的时代背景需要成为剧情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一座虚构的城市,就算再多细致入微的描述,也比不上郭靖一句“襄阳在,咱们人在,襄阳亡,咱们人亡”来得有力。真实的厚重,也是郭靖、杨过他们的形象能站稳的重要基座。
这样“正统王道”的故事,就很适合改编成单机游戏。上世纪末,金庸的不少作品都曾被改编成游戏,不过还是《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等口碑更好。在日本其实没多少人了解的《射雕英雄传》,也曾被索尼改编成PS1游戏过,成了不少人童年的RPG启蒙。
快意恩仇,锄强扶弱,家国情怀,构成了这几些作品里正面角色的主要框架。江湖与侠客是自由的,更是正义的。这很符合人们对武侠世界的想象,也是热血未熄的理想主义者心中,一种乌托邦的形态。
时代冲刷的浮沉下,这或许不是人人都相信的,但却是很多人都乐意见到的。所以这也是“射雕三部曲”最具人气的原因。
2
可在后来的作品里,金庸笔下的主角明显不再那么“侠”了。
人们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仍有他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原因在,但却囊括了更多悦己的自由。
和郭靖杨过的开局比起来,令狐冲的身世要好上不少。仇恨这个好用的人物初始目标被放弃,作为华山派的大师兄,令狐冲有疼爱他的师傅师娘,信任他的师兄弟和仰慕他的小师妹,虽是孤儿,但在故事的开始他无疑是幸福的。
没了仇恨的推动,在很多剧情的发展里,他都是被找上门的事推搡着向前。这很不符合读者的爽点,但对于创作后期已不用再担心销量问题的金庸先生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
也正是因为卸下了仇恨的枷锁,令狐冲在诸多他无法控制的故事发展里,大都表现得不拘小节随性由心,以及对权利的淡漠。他接近权力高点的机会有很多,华山派大师兄、日月神教女婿、恒山派指定接班人。若非定闲师太的临终嘱托,他也不会接任恒山派掌门。度过眼前的难关后,也很快将掌门之位传给了仪清,和任盈盈琴箫和鸣去了。
当读者步入社会,也体会到身不由己被推着向前的感受时,就能更多地体会令狐冲的感受。可也正是感同身受过他的处境后,才会更羡慕他轻盈的处世态度——毕竟我们普通人没有主角那么多奇遇,也做不到他的不羁,只能更羡慕他“笑傲”的自由。
到了封笔的《鹿鼎记》,继续淡化的“侠”甚至已能看出反武侠的色彩。
和之前诸多正气凛然的主角相比,完全可以用云泥之别来形容韦小宝的形象。他出身贫贱,市侩自私,胆小怕事,胸无大志。只看这些标签,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主角,就算是配角大概也会被猜成反派。
金庸先生有意放大了韦小宝身上的缺点,让我们能看到一个不曾见过的,小人物的反套路武侠故事。他有奇遇但始终不会武功,全凭一张嘴和小机灵在各方势力间斡旋。即便涉足江湖,也只是游离在边缘。
韦小宝角色的成长,除了有他内在的变化,外在最多的角色提升不是武功的高低,而是他的权力地位。在朝廷,他颇得皇帝器重享有官职;在反朝廷的天地会里,他是会长爱徒韦香主;到了看似远离政治旋涡的神龙岛,他依然是位高权重的白龙使。
因为《鹿鼎记》里的这层剧情,我们能看到更多江湖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自然就有更多金庸先生藏在其中的社会讽刺。其实从上一本《笑傲江湖》里,日月神教的部分我们已经能看到类似内容的身影。不过金庸先生在《笑傲》的后记里也说过,这些内容也是为了写出人性。
不管是改编作品还是原著,正是人性的复杂,让韦小宝这趟江湖之旅有了些现实主义意味,看起来也更像一场现代社会的冒险。他在更现实的“江湖”里,没了外挂般的神功相助,也做不到令狐冲那般洒脱,更无力,更利己,却更符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危机时的境遇。
这也是为什么更多经历过社会捶打的人,会喜欢《鹿鼎记》的原因,除了羡慕韦小宝左右逢源的赢家结局,我们能看到更多自己挣扎其中的身影。
3
从创作的前期到后期,金庸先生作品的风格有着不小变化。有人只爱一种,就有人都不愿割舍。因此,不少人会把《天龙八部》选为自己心中最好的“金庸故事”。
这部承上启下的小说里,能看到前后不少其他金庸作品的风格。三位主角身上,不管是遭遇还是性格,同样能看到很多其他主角的影子。
段誉的书生形象和显赫家世,很容易让人想到《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虚竹性格愚钝但又天赋奇佳的反差设定,在《侠客行》石破天身上也出现过;萧峰忧国忧民的大侠风范,经常被拿来和郭靖对比,就连他们契丹人出身和蒙古草原长大的第二重身份也极为相似。
写作《天龙》的时期,金庸先生或许对“武侠该表达什么”有过很多思考和困惑,但也因此造就了丰富的武侠群像。
《天龙》读起来,和其他几部小说有着很大不同。一开始,大家以为段誉是主角,后来转到乔峰、虚竹,再后来看着看着三位主角都消失了,只剩游坦之等配角。复杂配角的刻画,是这部作品很出彩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在配角身上着墨更多,才有了对正义与邪恶等二元问题更深刻的探讨。
不仅像段誉和段延庆、虚竹和孙二娘这些正邪人物的交织,正义的立场也不再是一个不容置喙的问题。这一点在乔峰身上体现最为明确,在成为契丹人以前,他也是“视契丹人如猪狗”的态度,直到自己也成为了萧峰、这其中的一份子,才明白所谓正确的相对性。
对于这些人物面临的选择题,金庸先生大都没给出官方的“标准答案”。萧峰为了宋国百姓却愧对义兄耶律洪基,最终自杀身亡;段正淳对他的情人们,用情是真,但负心也是真;就连四大恶人里的岳老三,也能在认准段誉这个师傅后说出“老大,今日岳老三可不听你的话了”这样的求死之言。
两难全的痛苦里,角色挣扎并成长着,几乎覆盖了大部分重要配角的故事线,让整部小说像一幅长卷,留待读者自己为他们评说功过。
尽管97版电视剧改编较多,但保留了人物神韵的这版还是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因此,《天龙》也成了金庸作品中被改编为各式体裁作品数量最多的IP,这不仅是作品人气的折射,也显然与其充满多样性的世界观和作品风格适合改编脱不开关系。就算放在当年的“金庸网游”改编的热潮中,相关作品同样能脱颖而出。
而在刚刚结束内测的一款手游产品《天龙八部2:飞龙战天》里,原著的精髓也被很好地改编进了游戏里。
在原作有一条完整故事线的情况下,让玩家控制的角色也能凭自己心意行事,仍然做到“行走江湖的自由”有一定难度。但在这个主线本就不强加善恶好坏的原作故事里,玩家的存在也只是在群像中插入一个不突兀的存在,也能无痕融入其中。这既是武侠MMO力求做到的,也是符合原作精神的一个“好的改编”。
而在众多改编中,《天龙八部2:飞龙战天》世界塑造强调的自由,还在玩法上有所体现。轻功是《天龙八部2:飞龙战天》里的一个重要玩法,区别于以往站桩输出居多的MMO。能够用轻功闪转腾挪,给了玩家更多战斗中的选择。不管是PVE还是PVP,都能打出更具操作感和观赏性的战斗。
同时,轻功也能帮助玩家以更贴近武林人士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在地图探索上,他也给了玩家更多维度。就像飞鸟眼中的世界和走兽一定不同,能飞天遁地的武林人士眼中,城市的面貌一定也不止屋檐下和轩宇中,屋顶树梢之上也是一重世界。
有了轻功的帮助,玩家能在游戏里蜻蜓点水走水路,不必担心自己仍然“遇水即化”;可以沿着城楼字面意思地飞檐走壁,看到不走寻常路的大侠眼中的城市;又或者在一个又一个树梢间落脚,从空中闯进山门空降人群中,这些都能在这里成为现实。
另外,游戏里同时还原了不少原著让人印象深刻的“江湖角落”。比如乔峰和段誉斗酒的酒楼等场所,可能不常出现在游戏里,但在《天龙八部2:飞龙战天》里,不仅可以下馆子吃饭喝酒,还能以此消减内伤获得BUFF。这里的大街上,玩家也能摆摊卖货自由交易,展示出江湖刀光剑影外常被隐藏起来的市井一面。
正是这些还原和创新,让《天龙八部2:飞龙战天》的“再改编”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现在的逆风翻盘。根据测试服的数据,游戏的玩家次留存比例超过8成,在taptap也有超8.5的高分,这是玩家对游戏品质的肯定,也是武侠迷们对这个世界的认可。
在原著《天龙八部》的故事里,全篇最大高潮的少林寺之战结束后,本被期待重新铺开的画卷,随着一个个角色命运的收尾缓缓结束了。读者喜欢这份余韵,却也遗憾没能看到更多。
就像写到主角们重新踏入江湖,对应的小说章节名组成的词句里所问,“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
起码在金庸先生的作品内外,它会为热爱而开。每个读者在不同年纪的不同阶段,都会喜欢上不同的金庸作品,但唯独对武侠世界的向往,一直都没有变过。
公众号近期改版,文章容易在时间线消失
推荐把游研社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报道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游研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