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成也萧何_败也萧何”说韩信)_韩信_刘邦

文 | 马汀

图片来自网络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故,实际上说的是韩信。韩信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军,他和萧何、张良并称“汉兴三杰”。

可是,刘邦对韩信并不信任,韩信对刘邦也颇为不满。韩信在刘邦阵营里的成败,全是萧何从中撺掇,但最终还是死于萧何的谋害。

南宋洪迈《融斋续笔·萧何绐(“绐”dai,即欺骗)韩信》记述:“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具体说,韩信早年在项羽手下谋事,因不得重用而投奔刘邦,但仍受冷落,又要逃离汉营。萧何连夜追回韩信,对刘邦说,韩信乃“国士无双”,遂荐为大将军。汉室平定之后,韩信又受猜疑而被贬,便与钜鹿郡守陈豨谋反。刘邦亲自征讨陈豨,而韩信则准备袭击吕后(刘邦的妻子)和太子。被人告发后,吕后与丞相萧何共谋,借萧何与韩信的交情将其骗至宫中杀害。韩信,在刘邦阵营中,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来,此语比喻人和事的成败,都由一个人造成的。

韩信其人,是在刘、项起兵反秦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重要人物。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了韩信的事迹。开端就写了韩信年轻时的两个故事。

青年韩信,在家乡淮阴,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被人瞧不起。有一天,在城外河边遇一“漂母”(洗衣老太),看他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韩信很感激,便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公子)而进食,岂望报乎!”韩信羞愧不已,立志成就大业。这就是“漂母饭信” 的故事。也称“一饭之恩”或“一饭之德”。

晋代晋陶渊明《乞食》;“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唐李白《宋薛九被谗去鲁》:“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都是引用“漂母饭信”的典故。

第二个故事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内心)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俯)出袴下,蒲伏(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为怯(胆小)。”这就是“胯下之辱”的故事。后来常以“胯下之辱”表示大丈夫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的胸怀和气概。

后来,韩信在反秦势力中,辗转于项羽、刘邦之间,在刘邦一方成为大将军,又任命为左丞相。他领兵东下,打败魏、赵,降服燕、齐,最后又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完成了汉王朝的统一大业,可谓名闻天下。

可是,刘邦并不信任韩信,想方设法削弱其兵权,封为“楚王”。封地正是他的家乡。回到家乡,他首先找到了“一饭之恩”的漂母,赏赐千金,于是,又有了“一饭千金”的典故。而且,找到那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少年,不但没有报复,反而称其为“壮士”,收为贴身卫士。韩信之举,被传为佳话。

韩信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军,其军事才能是不同凡响的。可是,高祖常忌恨他的才能,解除其大将军的军权,并采用谋士陈平计谋,假借游览梦泽之名,意欲袭击韩信。韩信也天天怨恨高祖,又收容项羽旧部钟离昧在家中,事态败露。有人建议韩信,杀了钟离昧,提头见刘邦。韩信照办,但还是被刘邦逮捕,刘邦也没再游梦泽。这就是“伪游梦泽”的典故。后来,韩信被刘邦大赦免罪,改封淮阴侯。

《史记 淮阴侯列传》还记载:有一次,高祖把韩信召进宫里,议论军事谋略。“上曰:‘如我,能将(统帅)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能将(统帅)将,此乃信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这就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也常作为歇后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或只说“多多益善”,表示东西越多越好,来者不拒。

由此可见,“多多益善”的韩信“将兵”,终究敌不过刘邦的“将将”之能,也逃不过反复无常的萧何的诡谲。

作者简介:马汀,生于1933年10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师大)中文系。从1960年起先后在淄博六中、十一中任语文教师。淄博市首批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先后发表教学论文、散文、诗歌等200余篇,个人先后出版散文集《杂记与漫谈》《打磨子轶事》《农民杨玉宽》《晚霞集》《牵手集》《冬天里的收获》等。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