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堂学派创始人焦循的生平 里堂学派简介_变通_孟子_开方

里堂学派

〖里堂学派〗创始人焦循(1763—1820)。焦循,字里堂,清江都(今属江苏)人。此学派因其字而名。循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传《易》学。循因会试不第,遂绝意科举,建“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终生居家治学,足迹不入城市十余年。焦循家学有其子廷琥承传。其交游者有阮元、汪藩、王引之、黄承吉、汪莱、王聘珍、姚文田、李锐、顾风毛、钟怀、李钟泗、谈泰、汪光□等。此派治学范围很广,尤深于经学。焦循于经史、音韵训话、天文历算、诗词戏曲、医学、建筑等无所不通。其著作有数百卷、近六十种,其中收入《焦氏丛书》者二十一种。其中《易学三书》(《易章句》、《易图略》、《易通释》)、《论语通释》、《孟子正义》尤为人所熟知。其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数理研究、《易》学研究及人性学说。其数学研究,直接继承了梅文鼎、戴震的传统,会通中西数学思想,整理古代数学理论,侧重于算理的研究,比算法的研究更进了一步。他认为“各起于立法之后,理存于立法之先”,“名主其形,理主其数”,只要掌握了理,便可认识数,进而驾驭形,了解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从而以其数学思维方式对人生和其它事物作出自己的哲学思考。其《易学研究》也渗透着数学思想的影响,他试图找出事物之间变化的数量关系。他利用“六书”、‘九数”之学,探究《易》对事物变化原则的表述,自谓找到了《易》中封受变化的三条根本原则:一曰旁通,二曰相错,三曰时行。他将这种变化原则称为“比例”,自称“近者学《易》十许年,悟得比例引申之妙”。”旁通”、“相错”、“时行”实质上都是讲“变”的,他敢于突破传统传注的范围,直接从六十四封内寻找“参伍错综”的变化关系。故其《易》学研究中贯穿着“变通”的思想。

他又以“变通”来解释人性,认为“人性所以有仁义者,正以其能变通,异乎物之性也。以己心通乎人之心,则仁也。知其不宜,变而之乎宜,则义也。仁义由乎能变通。人能变通,故性善;物不能变通,故性不善”(《孟子正义·告子上》)。焦循认为,人性并不神秘,“性无他,食色而已”,但性“能知”,“能知,故善”。他还吸收了荀子的观点,提出:“非性善无以施其教,非教无以通其性之善。教,即萄子所谓‘伪’也,‘为’也。为之而能善,由其性之善也。”(《孟子正义·滕文公、仁》)在为学方面,焦循也崇尚理性,讲求变通,提出“圣贤之学,以日新为要”(《家训》)。反对抱残守缺,主张进取创新。焦廷琉“善承家学,尝侍父纂《孟子长编》。后《正义》成,已有所见,亦本范氏《□梁》之例,为之录存。里堂又以《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二书不详开方之法,以常法推之不合。既得秦道古数学九章,有正负开方法,为《开方通释》,乃命先生列《益古演段》六十四问,用正负开方法推之,一一符合”(徐世昌《清儒学案》)。他确信地圆之说,时孙星衍不信西人地圆说,“以杨光无之斥地圆,比孟子之距杨、墨,廷琥则谓“古之言天者三家:曰宣夜,曰周髀,曰浑天。宣夜无师承,浑盖之说,皆谓地圆,泰州陈氏、宣城梅氏悉以东西测景有时差、南北测星有地差,与圆形合”,“且《大戴》有曾子之言,《内经》有岐伯之言,宋有邵子、程子之言,其说非西人所自创”。

因博搜古籍,著《地圆说》二卷。顾风毛与焦循同学,通音韵,撰《楚辞韵考》,又撰《毛诗集解》、《董子求雨考》、《三代田制考》,书未成而卒。钟怀与阮元、焦循相友善,共为经学,著有《□□考古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