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嬴稷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秦昭襄王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打下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使秦国彻底雄霸东方。秦昭襄王本不是王位继承人,秦昭襄王是如何登基的?
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比赛举鼎,失手被鼎砸伤,重伤而亡。王没了,又没有儿子,而且还没有指定继承人,王位空悬。鉴于武王诸弟的年龄,拿一个侄子过继给武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新的秦王就只能从武王的弟弟当中产生。怎么产生呢?总不能是你一票我一票选出来吧,那就只能斗了,斗个你死我活,踏着失败者尸体登顶的那个,就是胜利者。
武王的弟弟不少,究竟谁能成为胜利者?这取决于秦国内外势力的站队。秦武王去世后,秦国朝堂上有三股势力,一是以惠文后和武王后为首的魏系集团,他们推出的继承人是庶长公子壮;二是以芈八子和魏冉为首的楚系集团,他们推出的继承人是公子稷;三是以秦惠文王弟弟樗里疾为首的宗室。魏系集团和楚系集团的势力对比非常明显,同时拥有王太后跟王后的魏系集团占据绝对优势,作为后宫位分最高者,惠文后是最有权利选择继承人的。
芈八子的八子只是秦宫妃嫔第四等,高不成低不就,在惠文后和武王后面前根本不够看,尽管其弟魏冉能力很强,在日后的秦国朝堂上大放异彩,但此时并未处于朝堂核心,势力有限,很难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此外公子壮身为庶长,肯定已经成年,阅历方面远比公子稷要强,在朝堂上也拥有一定势力。更关键的是,公子稷身为质子还待在燕国,离秦国万里之遥,如果能够回国继位?
在绝对劣势下成功翻盘,楚系集团的秘诀有且只有一个——有外援,这个外援,可能是宗室,也可能是外部势力,更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对于宗室,最重要的就是“智囊”樗里疾,他是秦国王叔兼右丞相,对王位继承人肯定是能够发表意见的。史书没有记载他的意见,但在公子稷上位后,他“升官”了,地位更高的左丞相甘茂在秦昭襄王元年就出逃至魏国,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楚系集团对樗里疾的投桃报李。
宗室支持有了,外部势力呢?关于外部势力,《史记》有两种记载。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史记·秦本纪》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史记·赵本家》
经过秦惠文王的努力,秦国国力早已更上层楼,跻身天下最强一列,考虑到燕国的国力以及它与秦国的距离,燕国送立的可能性很低,更可能的是与秦国接壤且在赵武灵王改革下愈发强大的赵国。秦昭襄王时期还有赵人楼烦入秦为相,由此可见秦昭襄王跟赵国的关系是不一般的。
赵武灵王身为一代有为之君,清楚地看到了送立秦王背后的利益链条,无论成功与否,赵国都有好处。如果秦国拒绝公子稷入秦,赵国就可以拿这位公子做文章,将之作为攻秦的充分理由,成为秦国长久之患。如果秦国接受公子稷入秦,魏系集团就坐在那,为了君位很可能掀起内乱,这是赵国最想看到的结果。最后就是公子稷稳坐王位,这对赵国来说有好有不好,虽未能搅乱秦国,但也让新的秦王欠了赵国一份恩情,短期内对赵国是大有裨益的。
秦国最终走向了后两种的结合体,即经过内乱后公子稷坐稳了王位,这场内乱就是季君之乱。季君之乱爆发于前305年,这一年是秦昭襄王二年,公子稷上位都已经一年多了才爆发内乱,那就只能说明魏系集团是是先同意了公子稷继位,之后又觉得不满发动叛乱,期间跨度为一年多。这也反衬出,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楚系集团逆转为优势,同时又争取到了宗室的支持为了安抚魏系集团,他们向魏系集团做出了一些让步和承诺,成功扶公子稷继位。
至于之后是楚系集团承诺没兑现还是魏系集团得寸进尺,就不需要深究了,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楚系集团剿灭了魏系集团,掌握了秦国朝政,宗室也在平定叛乱中获得了利益,可谓各方欢喜。楚系集团崛起后,芈八子成了宣太后,魏冉等也成为了秦国封君进侯的人物。秦昭襄王效仿当年献公报魏的做法,在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与赵国和睦相处,至于之后秦赵相争以及长平之战等等,那就是霸业之君的追求了,何况此时连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都已经去世了。
昭襄王赢稷,一代雄主,也是秦“奋六世余烈”中的承上启下者,继承和发扬了孝公和惠文王的秉法、守土、聚秦、开疆的政策并一以贯之,也客观上给了后世嬴政雄起的机会。谨慎是他的特性。这与他是庶出并幼年质燕、远离宫闱有关,也与他单亲长大的环境有关。如果不是武王举鼎绝膑而亡,他大概终其一世不过是一枚棋子。但命运的轮盘让他做了秦王,这份机遇和危险使得这个庶子一辈子都出奇的谨慎,甚至远超父、祖。隐忍是他的强项。
庶出、远质、多年寄人篱下,让他的忍耐力得到极大的锤炼。芈太后干政,好啊,我听妈妈的话。舅舅专权,还私营私邑,即便天下人都知道“穰侯以一国之兵谋两国之事”,他依旧置若罔闻:妈妈说怎样就怎样。他似乎很甘于乐于做一个傀儡皇帝。直到有一天,有个叫张禄的男人出现,反复试探后,这个已经四十多岁、做了二十多年傀儡的男人才第一次对外人吐露心声。终于,精明能干的宣太后死了,那个伟大的母亲不能再为儿子守护了。
然后,这个一贯乖宝宝的秦王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铁拳和利齿:他罢黜了舅舅,以一种还算体面的方式让他离开权力的中央。相比惠文王车裂自己的姑父商鞅,嬴政赶走了自己的师相吕不韦,赢稷算是很厚道的了。当然,芈太后和穰侯兄妹,多数时候还是心系大秦的。这与后来的许多外戚干政有所不同。但一直到母亲去世才肯动手,赢稷的忍字诀堪称历代秦王第一。这在他的邦交政策里也体现出来。
敏感和自卑,让他谨慎和隐忍,但也变得猜忌和极度敏感。或许是少时经历,或许是常年傀儡,他其实是焦灼、急躁和极度多疑的。这是他与孝公、惠文王相比最明显的不同,他有野心总想证明自己是个好君主,这个王位适得其所。所以他不可能如赢渠梁和商鞅、赢驷和张仪等外臣这样彼此信任,所以他杀了武安君白起。
秦昭王在位时间是秦历代君王中最长的,在最后六七位秦君王中,他统治的时间超过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后面的孝文王、庄襄王的总和。他在政治军事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成就,即使较之秦王政也毫不逊色,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极为杰出的历史贡献,昭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翦伯赞说,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是非常精辟的论断。
虽然晚年他听信应侯之言,丧失灭赵良机,冤杀名将白起。秦国民生凋敝。这些都不能掩盖他的历史功绩,也不能掩盖这个时代秦国在各方面突飞猛进的事实。昭王时代是和孝公时代、秦王政时代并驾齐驱的重要时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