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姬郑是东周君主,周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周襄王时地位已凌驾于周王及各诸侯国之上。
周襄王,姓姬,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第六位君主,在位时期,天子势衰,无力号令天下;诸侯争霸,礼乐征伐出自侯伯。诸侯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互相征伐,而周王室不能制止,被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此时兴起,其实际权力已经凌驾于周王室之上,周襄王虽然心中愤懑,但也只能听之任之。因为周襄王一生都被自己的亲弟弟所困扰,祸起萧墙,王室内讧,根本无力与大国诸侯一争长短,反而还要借重这些侯伯的势力来帮自己处理家事。
周襄王姬郑是个可怜人,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姬郑的母亲姜后,在姬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导致姬郑从小就缺乏母爱,变得性格柔弱,胆小怕事。而姬郑的父亲周惠王姬阆,又是个有名的败家子,在位时贪财好色,曾经因为霸占周室贵族们的宫殿、庄园,而引发蔿国、边伯、詹父、子禽、祝跪等贵族们的叛乱,又因为曾经收容过卫国和燕国的失势贵族,而为卫国、燕国所敌视。
这些叛乱的贵族与卫国、燕国组成联军,拥立王子颓为周天子,一起讨伐周惠王,使得周惠王吃尽了苦头,幸亏依靠郑国和虢国的帮助,才复位成功。而卫国、燕国、郑国、虢国都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国,与周天子都为姬姓血脉,且血缘关系非常亲近,可以说因为周惠王的贪财好利,而引发了姬姓诸侯小范围的内战,内战的结果虽说是子颓一党失败,但周惠王为了酬谢郑国与虢国支持自己,将虎牢以东之地赐予郑国,将酒泉之地赐予虢国,使得王畿面积大为缩小。
而周惠王在王后姜氏去世后,虽然立姬郑为太子,但是长夜漫漫,枕边空虚,十分难熬,于是下令诸侯进贡佳人,以充后宫。陈国为了讨好天子,立即向周惠王进献了一位绝色美女陈妫,此女美艳动人,长袖善舞,很会察言观色,深得惠王的欢心,于是周惠王立其为王后,号“惠后”,并且生下了王子带。王子带长大后,继承了其母惠后讨人欢心、察言观色的本领,善于趋奉,惠王甚爱之,遂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且易储之意渐渐外露,为群臣所知。大臣们都是墙头草,见惠后当宠,周王也喜爱少子,于是乎对王子姬带阿谀奉承,关爱有加,而对太子姬郑则爱搭不理,冷若冰霜。面对着这一切,太子姬郑心里虽难过,可是却不敢丝毫流露出来,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战战兢兢煎熬每一天。
周襄王姬郑也是个有福之人,虽然母亲姜后不在了,父亲惠王又宠爱自己的弟弟姬带,并不喜欢自己,可是姬郑却有一位强力的外援——姜小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齐国本为东方大国,有渔、盐之利,姜小白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率先实现了富国强兵。之后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尊崇王室,抵御蛮夷,先后率领诸侯联军救援邢国,保存卫国,帮助燕国,得到仁义的美名。又借重周天子的名义,击败未按时觐见周天子的宋国,会盟中原诸侯一起讨伐不听命的楚国,威震天下。
姬郑的母亲原本为齐国公主,故齐国是非常支持姬郑继承王位的。现在姬郑的太子之位受到姬带的威胁,姬郑很自然地向母舅之国齐国求救。齐桓公听说外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储君之位也几若不保,非常气愤,决心以实际行动来稳定外甥的王位继承权。公元前655年夏,齐桓公邀集了宋桓公、鲁僖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与姬郑相会于卫国的首止,宣布支持太子郑为嗣君,以诸侯群体的名义向普天之下宣布支持姬郑的周王室第一王位继承人的地位。
周惠王姬阆知道此事后十分生气,就指使郑文公背约去联络楚国,自己派人去联络晋国,试图组成周、郑、晋、楚联盟,以对抗齐国。可齐国先发制人,连续兴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叛周亲齐,使姬阆的计划破产。两年之后,闷闷不乐的周惠王驾崩了,太子姬郑密不发丧,派大臣王子虎告难于齐。齐桓公与诸侯会盟,遣齐、鲁、宋、卫、许、郑、陈、曹等八国的大夫入周,集于王城之外。太子姬郑派遣召伯廖出城会见各国使节,然后将惠王之丧讣告诸侯。在诸侯们的支持下,姬郑嗣位,百官朝贺,是为襄王。襄王乃以明年改元,传谕各国。
周襄王姬郑更是个落魄之人。周惠王死后,太子姬郑之所以不敢立即给父亲发丧,是畏惧继母惠后和弟弟姬带的势力庞大,担心自己王位不保,而先将情况通告给舅舅齐桓公。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姬郑顺利地登上了大周的王位。为了感谢齐桓公的拥戴之功,公元前651年姬郑在葵丘之会上,派宰孔赐胙肉给齐桓公,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可谓投桃报李。
姬郑终于成为大周天王了,可是位子还没坐热,麻烦就来了。而带给他麻烦的依然是自己的弟弟姬带。王子姬带虽然迫于诸侯的舆论压力,没有登上大周的王位,可是他依然拥有一支庞大的拥护力量,在王畿之内地位举足轻重,而且成周附近的戎族亦听其召唤,为其所用。齐桓公带领诸侯们回到各自的封国之后,惠后与姬带母子俩决心铤而走险,用武力将姬郑赶下台。
为了稳操胜算,惠后与姬带私下里派人与雒邑周边的各支戎族秘密联络,许以重利。当初周平王为了登上大周王位,借兵犬戎,攻杀父亲周幽王,而今为了让叔带成为大周天子,再次利用成周附近的各支戎族,也不过是历史的重演。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姬带与戎人,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公元前649年,王子叔带号召成周附近的杨、拒、泉、皋、伊、雒各支戎族一起出兵讨伐周襄王。由于里应外合,叛军顺利攻入京师,并且焚毁了王城东门。周襄王力不能支,于是向诸侯告急,秦国、晋国同时出兵勤王,援助天子。姬带发动的政变失败了,但是实力仍存,同时与周襄王毕竟为亲兄弟,所以在周朝大夫富辰的劝告下,周襄王召王子姬带复归于周,兄弟俩言归于好。
事情本该告一段落,但是周襄王姬郑与弟弟姬带彼此不信任,互相猜忌,导致在两年之后,姬带及其党羽联合戎狄,再次攻周。周师大溃,周公忌父、原伯、毛伯等大批王室贵族被俘,周襄王逃奔至汜,并告急于鲁、晋、秦等诸侯国。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冬,王使来告难,曰:不谷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汜,敢告叔父。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周天子称同姓国诸侯长者为叔父,但是从周襄王的告急文辞来看,周天子完全是一副乞讨者的可怜相,丝毫没有天下共主的威严。
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得勤王的美名,增加称霸的资本,立即兵分两路出兵勤王。右路军队围攻王子姬带居住的温邑,并将姬带杀死于隰城,左路军队则迎接周襄王返归王城。
姬带死了,王位安宁了,可是周襄王姬郑的内心反而更加痛苦了,因为为了平定弟弟姬带的叛乱,大周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昂了,即使贵为天子,也难以承受。
首先因为周襄王依赖晋国之力才得以平定叛乱,晋文公居功至伟,为了酬谢晋文公勤王之功,周襄王婉拒晋文公“死后使用天子规格的葬礼”的请求,却将周王畿之内的阳樊、温、原等八邑赐予晋国。从此,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的地区逐渐为晋国所有,周王室所直接控制的地域进一步缩小。而王畿缩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周王室可以征收的赋税、徭役、兵源的持续减少,这从经济方面直接压缩了周王室复兴的希望和可能。
其次,因为王室内讧,导致周王室内部的贵族、大臣、百工、军队分别支持不同的王位继承人,原本颇有战斗力的王室禁军成周八师也分裂为两部分,分别支持姬郑与姬带兄弟俩,严重对立。此后,姬带为了增加必胜的把握,号召雒邑附近的各支西戎部落讨伐周襄王。
西戎崇尚武力,实力强大,在雒邑城内姬带党羽的配合下,叛军攻入京师,焚毁王城东门,周襄王仓皇出逃。再后来,秦国、晋国同时出兵勤王,一番恶战之后,成周八师变得七零八碎,元气大伤。至此,周天子赖以威震天下,号令诸侯的王室禁军名存实亡,对诸侯的驾驭能力进一步弱化。往昔诸侯们如果不朝天子,“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从此完全成为传说。
再次,由于在姬带之乱中,周襄王着急平叛,屈尊降贵地向鲁国、晋国、秦国等诸侯大国告急,“不谷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汜,敢告叔父”。文辞过于卑微,天子以子侄辈自称,将周天子传统的威严丧失殆尽,之后周天子头上的神圣光环渐渐消失,诸侯们开始对周天子摆起谱来。
如晋楚城濮之战以后,周襄王应晋文公之召亲往慰劳,并且下令册命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作为臣子,却召天子劳军,有违礼制,故孔夫子说“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晋文公虽然将1000名楚军俘虏和100辆缴获的战车献给姬郑,并在践土为周襄王建造了一座华丽的行宫,以取悦姬郑。但是也迫使姬郑回赠了100张红色的弓和1000张黑色的弓,并赋予晋文公征伐其他诸侯的权力。
堂堂大周天子竟然落到了唯诸侯之命是从的地步,姬郑无疑是十分难堪的,可是慑于晋国的威力,又不得不前往,实在是无奈至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周王室政治、军事、经济实力的衰弱。
皇皇大周,巍巍天子,可是在姬郑的手里,却先后给齐桓公赐胙肉,册晋文公为侯伯,认可秦穆公雄霸西戎,天子的威严被消耗得一干二净,虽说这三个大国诸侯都非常拥护自己,并无犯上作乱之心,且连绵不断地向王室进贡方物,可是周王室失去的尊严又岂是财物可以挽回的?而这一切的恶果,或者说是始作俑者却是自己的至亲血脉——弟弟姬带!
天子真的那么好当吗?大周王位的宝座真的就如此吸引人吗?如果不是的话,为何自己的亲弟弟姬带会如此不择手段地要篡位呢?姬郑的内心一直在问,可是却一直没有答案。假若姬带与自己兄弟相安,假若父亲惠王没有废嫡立幼之心,假若继母惠后没有威胁自己的王位继承权,那么自己登基之后,或许会从王畿之内划出一块领地给姬带分邦建国,这总比将阳樊、温、原等八座城池赐给晋国要好得多。
可惜往者已矣,悔之犹不及,自己这辈子算是毁在叔带这个小子手里。名为天子,实为下架的凤凰。有朝一日自己与家人在黄泉相见,魂如有灵,不知道叔带是否会有丝毫的悔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