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历史上最没存在感的王朝 不为人熟知的古国 云南段氏大理国是怎样灭亡的?_大理_蒙古_云南

大理国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大理国从未主动对外用兵,即使面对宋、辽、金、西夏与蒙古之间的争斗,大理国也一直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不予理会。最终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

公元937年,南诏旧将段思平联络云南东部贵族灭掉了大义宁称帝,改国号为大理。公元1147年,段和誉把皇位传给段正兴后宣布出家,从此,大理国势日衰。公元1253年,蒙古大军南下,开始侵扰大理国。次年,蒙古大军活捉段兴智,大理遂亡。

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段誉和大理国

大理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大理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文化一直为人们所向往,大理国也有悠久深远的历史影响。大理国的正式建立,于后晋天福二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理,1094年国中权臣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段正淳改国号为后理。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主段氏降,被任命为世袭总管。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大理国大力推行汉族文化,用僰文说话,用汉字书写。今昆明古幢公园内的石幢,是大理时石雕仅存的硕果。此外,大理的壁画和木刻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理盛行佛教,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的“释儒”。可说大理国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一)南诏国之前的云南

相比于东北、西北的历史,西南地区历史是一直被历史教育遗漏的。如果不是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大家不会知道有大理段氏,更不会知道大理国。大理国一听名字,我们就知道是在云南一代。云南在汉朝的时候,短暂纳入过中央版图。但地处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千里之外的中央政府对云南的有效管理很难谈得上。之前古滇国时代,版图到底有多少,版图内的地区是不是一统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包括南诏国之前的爨氏政权时代,在史书里都很模糊。

(二)南诏国

西南地区真正以一统名称出现,要到南诏国时期,这个南诏国是大理国的前身。从南诏国立国的738年,到大理国灭国的1253年,西南地区都是以独立的政权存在,对应到中原政权是唐初到南宋末。南诏国立国于738年,当时正是大唐盛世的最顶峰开元年间,距离打断唐朝盛世的安史之乱还有17年的时间。

南诏这个名字来自唐朝的分封,是因其前身“蒙舍诏”位于六诏之南,到794年才定下来,。南诏国的立国者皮逻阁,依附于唐朝,在唐玄宗的支持下一统其它五诏。南诏国地处当时强盛的吐蕃国和大唐之间,来回依附成了它不得已的选择。期间因为各种事,南诏国和唐时战时和。南诏灭国的时间倒和大唐差不多,902被汉人权臣郑买嗣建立的大长和国取代。在取代时,郑买嗣将诏王室800余人全部杀死。五年之后,907年朱温篡唐,唐灭亡。

(三)南诏国和大理国之间的西南政权

取代南诏的大长和国立国时间不长,只存在了27年,902年至928年。不过比篡唐朱温建立起来的后梁时间要长一些。取代大长和国的大天兴国只短暂存在了一年。929年,把大天兴国国王赵善政扶上王位的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就废赵自立,建立大义宁国。大宁兴国的时间存在的时间也不长,只短短的8年。937年,大理国登场,它的建立者是段思平。大理国立国的时候,当时的中原政权是石敬瑭建立的后晋。

段思平祖辈世代为南诏武将,到他那一辈的时候已经没落。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大长和国的通海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国之后,段思平就开始在原南诏国区域活动,在937年集结破掉了大义宁国都城破太和城,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

(四)大理国及历史上真实的段正淳、段誉

在著名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的著作中,多次出现过大理国,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在书中,大理国是由段氏王朝统治,人民儒雅宏文,衣冠谈吐都和中原汉人没什么分别。那么,我国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个段氏王朝呢?一灯大师与段誉又是否确有其人呢?

金庸在小说中是这样解释段氏家族的出身的,说段氏祖先原本是凉州武人,也就是说段氏家族是十六国时期北凉第一任国君段业的后裔。北凉灭亡后,段氏家族出逃,下落就不得而知了。究竟小说中叙述的是否正确也就无从考证。但是,在我国的云南确实存在过一个段氏皇族,建立了大理国。

《唐书:世系表》中说:“段姓出武威”。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说:“段氏自称先世是武威郡人”。那么,段氏家族是怎样繁衍生息并迁徙到武威的?小说中对段氏家族的描写与现实中存在过的大理段氏家族是否相吻合呢?这些要从段姓起源谈起。

我国在很早的史书中就有对段氏家族的来历、渊源的记载。《史记:郑世家》记载了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郑武王姬掘突建立了郑国。他迎娶了申女武姜为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另一个是叔段。郑武王死后,郑庄公继位,而叔段却很不满,仗着自己母亲的宠爱,就造反夺取王位。

但是,郑庄公对叔段早有防备,叔段打败,远逃到现在的河南地区,不再以姬姓作为自己的姓氏,改姓段。这就是段氏的来源。段氏族人最早一直生活在河南的附近地区,后来不断向外迁徙,并流入西北。唐朝的林宝编著的《元和姓纂》中记载了在西汉文帝时有一个叫做段仰的人,任北地都尉,他的后人段贞任武威太守,段氏子孙开始在武威繁衍。汉朝的段贞任武威太守后,段氏家族在凉州大地上大展身手,为造福地方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武威籍历史名人中的段颖、段煨、段承根、段荣、段韶、段达、段秀实等都曾在历史上创建过丰功伟业。段氏是武威历史上有名的九大姓之一,立堂号为“武威堂”,郡望为“武威郡”、“京兆郡”。  那么段氏家族又是怎样散布到云南地区的呢?清朝著名学者张澍在《姓氏寻源》里说:“段氏有出辽西者,本鲜卑擅石槐之后,晋将段匹郸里也。支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赁人朝拜为云南刺史,本出武威。”他在文中指出,武威的段氏子孙在魏末受到朝廷调遣被派往云南做官。从这时起,云南开始有了段氏家族。

从段氏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云南大理国段氏出自武威,而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描绘的段氏同样也出自武威,所以,这两个段氏家族应为同一源头,只是小说中的段氏家族根据情节的需要做了调整。也就是说,小说中的段氏家族是以大理的段氏王为原型来塑造的。

段氏在云南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是在南诏统治时期。在传说中,段氏家族的在云南的第一位英雄名叫段赤城。他曾杀死巨蟒,被当地白族崇拜为“本主”,也就是地方保护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真实性不可考证。大理国937年立国,一直到1253年,为兴起的蒙古所灭,除去中间被专权的高氏取代过两年之外,一共存在了315年。期间中原的政权跨越了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南宋。比南宋早灭国26年,前后算起来,大理国是一个寿命相当长的政权。

不过,遗憾之处就是从1063年,大理国的政权旁落到高氏手中之后,一直到灭国都没拿回来过。期间大理国的国王还被高家取代过两年,废掉的皇帝叫段正明,大家听着耳熟,天龙八部里有。取代段家人当皇帝的是高升泰,高升泰两年之后病逝,又把皇位还给了段家,立的皇帝是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段正淳的名字相比大家更熟,风流倜傥情人无数,女儿无数的段正淳。

真是历史中段正淳的儿子也是段誉,段誉全名段正严,又名段和誉,1108年至1147年在位,是大理国历史上当皇帝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一个好皇帝,但没改变的是高氏专权的局面。段誉和他父亲一样,都在晚年禅位给儿子,自己去当和尚,段誉活了94岁,放在今天也是高寿,更别说当年。

天龙八部萧峰所处的年代正式金代辽的时候,和段誉当皇帝的时候相当。不过,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加上一个在西南边陲,一个在东北,中间隔着大宋朝,想见面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在武侠故事里出现,在真实历史上是很难存在的。

(五)疆域

南诏、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大理国疆域大致相当,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甸之江头城,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相当于今天的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面积比云南省大不少。

云南段氏大理国是怎样灭亡的?

蒙古人想要消灭南宋,进驻中原。而他们攻打南宋的一条捷径就是借道大理国,对南宋腹地发动攻击,南北夹击,一举拿下南宋。这个策略看起来很简单,而且大理也仅仅只是一个小国家,如此看来,蒙古人拿下南宋,便如探囊取物那么容易。然而事实上,蒙古对大理用兵却是颇费周折的,当他们最终取得胜利时,也就是大理国消失的日子。

据史料记载,蒙古人对大理国前后三次用兵方才取得胜利。最早的一次是在成吉思汗时。一次成吉思汗向大臣郭宝玉询问攻打中原的策略,郭宝玉回答道:应先攻取巴蜀、大理,合并他们的兵力之后,再顺势灭掉金国,最后合围南宋,必能取得成功。文献资料还记载,成吉思汗确实曾派遣过一支部队攻打大理,但这支军队到达金沙江边的铁桥城后却无功而返,撤退原因也不详。

1244年,蒙古统治者再次下令征蜀,并选择了一队精兵攻取大理。蒙古大军从川西过大渡河,再越过金沙江,直扑大理。当时的大理国王段祥兴命令将军高禾率部迎敌,与蒙古军展开激战。这场战争的经过没有记载,但有两个结果可以表明战争很激烈:一是战争结束后,大理国派专使段连占赴南宋通报了战况,南宋朝廷也派出使团专程到大理,在九禾吊唁阵亡将士。

二是大理国在九禾建造佛塔,以超度战死沙场的将士们。蒙古宪宗二年的九月,忽必烈率军10万挥兵南下,从蒙古高原出发远征大理国。大军于当年的十二月份借黄河封冻之际越过黄河,进入河湟之地。第二年的八月抵达甘肃南部的临洮。后又在八思巴的协助下越过藏区,到达川西地区,直扑大理国。

在蒙古军进入大理国前,需要渡过两道天险——大渡河和金沙江,蒙古军队来自大漠,不习水性,但出师之前,他们就已经对大理的地势做了全面的了解,因此早已为渡河做好了准备,带上了北方人渡河惯用的“革囊”渡过了两道天险。渡过金沙江后,忽必烈率领的军队由永宁向南行进,从今天的宁蒗县境内直奔丽江,到达大匮,进而攻击三赕,么些族的首领麦良主动投降。

蒙古军又由三赕至谋统,善巨高氏也主动投降蒙古军。忽必烈的军队沿途招降,大渡河以南直到云南西北部的大理国辖地,都被忽必烈占领。至此,大理国西北的军事防御体系,大渡河、金沙江两道天险,以及无数的“蛮夷”部族所形成的屏障,都被蒙古军所破。蒙古军如同从天而降,大理国王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出现在了苍山洱海之间。紧接着,忽必烈的军队又攻下邓川,另外一名将领兀良合台此时也率军抵达了龙首关外,两军合力攻破龙首关,大理国“首邑之地”——羊苴咩城的北大门洞开,蒙古军很快直抵城下。

羊苴咩城有着500余年的历史,在历代大理国王的经营下,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也是大理国最后的防线,能否攻下此城,成为能否消灭大理国的关键所在。蒙古军连攻数日,毫无进展,忽必烈深知若不能速战速决,此次出征的目的便无法达到,于是遣使臣诏谕大理国君臣,劝其出降。“三返弗听”,大理国断然拒绝了蒙古人的招降。忽必烈见“城下结盟”无法实现,便命令蒙古勇士组成一支特别的队伍翻越苍山。

在登山的过程中,这支队伍中有近百分之九十的人死在苍山之上,但最终存活下来的将士,在苍山上组成一支军队,摇旗擂鼓,由山顶直冲而下突入城中。大理国君臣原本以为凭借羊苴咩城的坚固,元军暂时拿他们没有办法,时日一久便会自动退去。结果蒙古军“从天而降”,大理君臣顿时惊慌失措地逃散,将羊苴咩城拱手让出,自己则退守姚州、善阐。

此后,蒙古军队又乘胜攻克了姚州和善阐,大理国末代国王段智兴出奔至昆泽被擒,投降于蒙古军,被封为世袭大理总管,段氏大理国至此灭亡。此次消灭大理国,蒙古军队的损失也是空前的,出师时忽必烈率领的10万铁骑,最后回去的只剩下了两万,损失了百分之八十。至今在云南许多地方都还保留有为数众多的“鞑子坟”,据说就是当年征大理国的蒙古阵亡将士的墓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