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泚没想到,在他登基之前会遇上血光之灾,更没想到,那个差点要了他性命的人,竟然是他最敬重的段秀实。
大唐建中四年(783年),由于朝廷处置不当,引发了震惊天下的“泾原兵变”,唐德宗惊慌失措逃离长安。幽居在家的前泾原节度使朱泚喜从天降,乱兵们一致拥戴他黄袍加身。
皇位的诱惑谁能扛得住?朱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兴奋之余朱泚想到了一个人——段秀实,要是能得到他的支持,大事可成。
段秀实是谁?朱泚为何如此看重他呢?
☞千年老二,“克死”五位领导
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大唐催生了一大批战功显赫的将领,跟这些人相比,段秀实显得有点平庸,但他却以另一种方式,让自己光芒闪耀。
段秀实一生辅佐了七位节度使,是个不折不扣的“千年老二”。有意思的是,他辅佐的七任领导中,有五位死于非命。
段秀实年轻的时候好读书,曾经有机会以明经入仕,他却以立功报国为志向,从而放弃了这个机会,转而投身行伍,效力于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的帐下。
展开全文
夫蒙灵察很赏识段秀实,将他提拔为安西军别将。可惜的是,后来夫蒙灵察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杀害。
高仙芝继任安西节度使后,段秀实曾经追随他参加了著名的“怛罗斯之战”。
这是一场让后世军迷们耿耿于怀的惨败,在败退过程中,李嗣业棒杀数百名堵住逃生之路的友军拔汗那部,因此遭到段秀实的怒斥。
封常清是段秀实的第三位领导,在征伐大勃律的战争中,唐军差点掉进敌人的伏击圈,亏得段秀实的提醒,让唐军避免了被围歼的危机。
后来在潼关守卫战中,高仙芝和封常清双双遭遇唐玄宗的冤杀。
唐肃宗即位后,李嗣业奉命率领5000安西军,到灵武参加平叛战争。这位曾经遭到段秀实强烈批评的悍将,挑选的帮手居然就是段秀实。
这就是李嗣业的可贵之处,他心底无私、胸怀博大,认定段秀实是人才,视之为左右手,军中的后勤供应、士兵招募训练等一应事宜全都委任给段秀实。
遗憾的是,李嗣业后来牺牲在了邺城之战中。段秀实闻讯,请人将李嗣业的灵柩迎回河内,耗尽个人所有的私产替李嗣业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继任的荔非元礼认为段秀实是个既有才华,又有大节的义士,于是同样以段秀实为节度判官,负责军中后勤和参谋工作。
三年后,军中发生哗变,荔非元礼被杀,一大批将佐跟着遇害,唯独段秀实以恩信著称,乱兵们围着段秀实跪拜,不敢加害于他。
连续五位上司都死于非命,难怪后世有人戏称段秀实就是上司的克星。但有人就不信这个邪,此人就是继任节度使白孝德。
白孝德与段秀实长期共事,他上任后依旧延续了前几任节度使对段秀实的信任,任之以度支、营田使、都虞侯、泾州刺史。
在此期间,段秀实干了一件事让他名声大作。
彼时,郭子仪的儿子郭晞的军队正好也在泾州。郭晞所部军纪败坏,他们仗着郭子仪的势力为非作歹,杀人劫货、掘墓挖坟,甚至杀害孕妇。
有一次,郭晞部下砸烂酒肆,还杀了酒店老板。段秀实太岁头上动土,他下令逮捕并处死了十七名肇事者。此举激怒了郭晞,他整顿大军,准备与段秀实火并。
段秀实不慌不忙,令跛脚老卒替他牵马,径自闯进郭晞的军营。士兵们闻讯,立刻手执武器将段秀实团团围住。
段秀实大笑:“对付一个跛脚老头用得着这么多人吗?我这不给你们送人头来了吗?”接着他突然变脸,大声呵斥:“你们败坏郭家的名誉,难道是郭公子对不起你们,还是郭大帅对不起你们?让郭晞出来回话!”
郭晞被镇住了,乖乖出来迎接,段秀实却板起面孔训斥道:“阁下放纵部下作恶,皇帝要是追究起来一定罪及大帅。大帅功勋卓著,你却毁了令尊大人的一世英名,只怕你郭家大祸将至。”
郭晞大汗淋漓,连连谢罪。当夜段秀实留宿军营,郭晞亲自披甲替他守卫,第二天又郑重其事地登门向白孝德和段秀实谢罪。
军队袭扰地方自古就是顽疾,段秀实所在的部队也是如此,但自从他担任都虞侯以后,以强力手段打击不法,全军为之震动。
后来白孝德因居丧而离职,马璘成了段秀实的第七位上司。
马璘对段秀实的敬重无以复加,他奏请朝廷加封段秀实为“开府仪同三司”,军中事务无论大小,皆与段秀实商议,并委任他为节度留后(代理节度使)。
大历三年(768年),马璘差点遭遇哗变,段秀实靠出色的智慧替他化解了一场危机。
由于经常调防,士兵们不堪其苦,有个叫王童之的刀斧将乘机勾连部分将士,约定以更鼓为号,发动叛乱。
段秀实侦查到了消息,但不知道参与人都有谁,于是他心生一计。当夜,他找了个借口将更夫大骂一顿,然后命令他每更延长几刻。
这一来,时辰全乱了,才敲到四更天就亮了。王童之等人气得抓耳挠腮,搞不清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于是重新约定,第二天纵火烧草料场,以救火为名发动叛乱。
当夜火光一起,段秀实却严令:谁也不许救火,违令者斩!王童之和他的同伙们急得上蹿下跳,全都暴露了。
大历十一年,马璘病逝,军中和节度府数千人奔走号哭。段秀实却下了一道堪称最没有人性的吊唁细则:谁在前堂接待客人,谁在后堂主丧,衙兵在哪里哭丧,百姓去哪里吊唁,送葬时不同的人只能送到特定的位置,丧期大街上胆敢交头接耳立刻抓捕……一切事宜详细到令人发指,就差规定哭几声,用多高的调门了。
段秀实不是闲得蛋疼,而是得到报信,有人可能会趁马璘病逝发动叛乱。他当机立断,提前采取行动,将几个嫌疑人或外放、或调离岗位、或遣送朝廷。又对丧礼严格管控,虽繁琐了些,但不杀一人,安全地度过了危险期。
☞得罪杨炎,失位泾原
马璘死后,段秀实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甩掉了“千年老二”的帽子,接管了节度使的重任。
您可能会问,段秀实很有才华,为何眼看曾经的部下一个接一个后来居上,他却当了那么长时间的二把手呢?
原因很简单,那是一个戡乱时期,节度使以军事为主,段秀实的才华更偏重于治理,而不是军事。他缺少军人的粗犷,气质接近于士人,因此作为二把手负责后勤保障、作战参谋和地方治理更符合他的特长。
段秀实就任节度使期间,发扬简朴之风,他不纳小妾,不蓄乐伎,不积家财,一心扑在事业上。
唐代宗曾经召见段秀实,那一次会谈,段秀实现场画图,将防区内的山川水文、地理图形、关隘险阻,以及攻防策略讲得清清楚楚。
节度使们大多是“练杆子”,从来没人有如此清晰的战略思维。唐代宗耳目一新,龙颜大悦,当即赏赐他豪宅一座,封户百户。
段秀实虽然没有获得惊天动地的战功,但他对泾原军的贡献非常大,且被大多数人低估了。
我要补充交代一下这支军队。
泾原军的前身是李嗣业从安西带出来的安西、北庭四镇兵马。这支队伍长期离开驻地作战,没有固定的驻地,因此被称为“行营节度军”。
这支部队从关中打到关东,又从河南打到河北,又转战河东、朔方,像一个江湖浪子,四处漂泊。
白孝德接管时,这支队伍才得到两块固定防区,即邠州和宁州,改称“邠宁军”。马璘继任后,又调防泾州和原州,改称“泾原军”。
这种格局导致泾原军将士很辛苦,同时长期没有固定防区就捞不到油水,内部很不稳定。
很显然,这种状况从某个角度上讲有利于朝廷,但对节度使来说治理难度很大,这就是泾原军几次面临哗变危机的原因。
段秀实在任期间,凭借出色的治理才华,一手硬一手软,总算稳住了这支随时爆发的火药桶。
遗憾的是,宰相杨炎私心太重,因为段秀实反对他在春季修筑原州城,竟然怂恿唐德宗剥夺了段秀实的军权。
自从段秀实离开,泾原军就哗变频发,最终酿成了“泾原兵变”。
☞笏击朱泚,为国捐躯
朱泚与段秀实都出自于泾原军,有共同的根基。同时,二人都遭到了不公正待遇,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因此朱泚天真地认为,段秀实很容易与自己构成“命运共同体”。
岂料,段秀实却让朱泚的使者吃了闭门羹。兵哥哥们脾气爆,他们干脆跳墙闯进段家,强行将段秀实架到朱泚的面前。
朱泚兴奋过度,脑子多少有点不清楚,他居然高兴地说:“公来,吾事成矣。”
段秀实却冷冷地说:“公本以忠义闻天下,今变起仓卒,当谕众以祸福,扫清宫室,迎乘舆,公之职也。”
你小朱同学一直以忠义闻名天下,面对哗变,应该明辨是非,平定叛乱,迎接皇帝回宫才对啊,咋还心里长草了呢?
朱泚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却没退烧,依然信心满怀地认为老段跟自己同病相怜,一定可以争取,这么说无非是“当立”,给自己贴点金呗。
朱泚哪里知道,段秀实在出门前就已经跟家人诀别了。因此,当段秀实在背后捅刀时,朱泚完全被蒙在鼓里了。
段秀实利用熟悉泾原军的优势,策反了刘海宾等几个老部下,并且盗得印符,伪造调令,将朱泚派去“迎接”唐德宗的军队调回。
此举挫败了朱泚以奉迎皇帝为名,除掉唐德宗的阴谋。由于手段极为隐蔽,朱泚居然没有怀疑到段秀实的头上。
为了铲除朱泚,段秀实又和刘海宾共同制定了针对朱泚的刺杀计划。
那天,就在众人商议朱泚登基细节的时候,刘海宾悄悄接近朱泚。很不幸,刘海宾的举动引起了朱泚的警觉,不等他拔出靴子里的刀就被发现了。
眼看行动就要失败了,段秀实突然暴起,他夺过别人的笏板,大喝一声“反贼碎尸万段”,照着朱泚的脑袋就狠狠地砸了下去。
朱泚下意识地抱住头,笏板砸在额头上,鲜血直流,二人扭打在一起。
“泚举臂卫首,秀实格拉之,汹汹然。李忠臣驰肋泚,泚素多力,才破其面,逆徒噪集,秀实、海宾遂并见害。”
朱泚捂着鲜血淋淋的脸,大声喊叫:“段公是义士,不要杀了他。”但已经晚了,段秀实倒在血泊之中。
段秀实遇害后,朱泚居然“哭之甚哀”,以三品官礼节厚葬了他。
而流浪在奉天的唐德宗也如丧考妣,痛哭了很久,当初解除段秀实泾原节度使的职务,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啊!
第二年,唐德宗下旨追赠段秀实为太尉,加谥号“忠烈”,同时令官府给段秀实树碑立庙,永世祭祀,并亲自撰写碑文。
从这一年开始,各个朝代但凡褒奖忠烈,赦书节文形成固定格式,必定以段秀实为首。
段秀实还是文天祥的偶像,狱中的他写下《正气歌》,其中讴歌段秀实说:“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